[实用新型]高铁系统用电缆固定卡箍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642.4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江政;孙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正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沈良菊 |
地址: | 212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用电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特别涉及高铁系统中使用的电缆的固定卡箍。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系统用电缆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缆安装过程中使用的电缆固定卡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缆卡箍夹紧电缆固定于高铁铁轨两侧。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和振动,容易导致固定于铁轨两侧电缆径窜动与轴向转动,不仅容易导致电缆卡箍损坏,而且影响电缆固定的稳定性,小则因更换卡箍增加成本,大则导致电缆短路或短路,列车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系统用电缆固定卡箍,其可以将电缆牢固固定,且其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系统用电缆固定卡箍,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分别与呈弧形并相向设置的第一卡箍片和第二卡箍片弹性连接,第一卡箍片端部设有卡扣,第二卡箍片上对应设有卡槽,第一卡箍片上位于卡扣外侧设有一弧形罩,弧形罩与卡扣之间留有自锁槽,第二卡箍片上与卡槽相对应的外侧设有自锁突起,当卡扣卡接在卡槽中时,第二卡箍片端部插入自锁槽中,自锁突起恰好抵触在弧形罩内侧。
该装置使用时,基座用于与固定物相固定,待固定的电缆可卡入第一卡箍片和第二卡箍片之间形成的开口内,然后对第一卡箍片和第二卡箍片施加外力,使卡扣卡接在卡槽中,同时,第二卡箍片端部插入自锁槽中,形成自锁,不会因电缆自身的弹性使得卡扣与卡槽相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固定电缆简单方便,方便了电缆敷设,同时,其固定可靠,为电缆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该装置可用于高铁系统中,用于固定电缆。
为防止固定的电缆轴向串动和周向转动,所述两卡箍片相向的内侧设有若干脊形的定位突起。定位突起具有止动作用,防止电缆运动。
为加强卡箍的强度,提高固定可靠性,所述第一卡箍片和第二卡箍片外缘设有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基座,2第二卡箍片,3第一卡箍片,4加强筋,5卡扣,6卡槽,7弧形罩,8定位突起,9自锁槽,10自锁突起,11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高铁系统用电缆固定卡箍,其结构主要包括有基座1,基座1分别与呈弧形并相向设置的第一卡箍片3和第二卡箍片2弹性连接,该弹性连接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一体成型,使基座1、第一卡箍片3、第二卡箍片2连为一体;第一卡箍片3端部设有卡扣5,第二卡箍片2上对应设有卡槽6,第一卡箍片3上位于卡扣5外侧设有一弧形罩7,弧形罩7与卡扣5之间留有自锁槽9,第二卡箍片2上与卡槽6相对应的外侧设有自锁突起10,当卡扣5卡接在卡槽6中时,第二卡箍片2端部插入自锁槽9中,自锁突起10恰好抵触在弧形罩7内侧。两卡箍片相向的内侧设有若干脊形的定位突起8,第一卡箍片3和第二卡箍片2外缘设有加强筋4。
使用时,如图2所示,待固定的电缆11卡入第一卡箍片3和第二卡箍片2之间形成的开口内,然后对第一卡箍片3和第二卡箍片2施加外力,使卡扣5卡接在卡槽6中,同时,第二卡箍片2端部插入自锁槽9中,形成自锁,不会因电缆11自身的弹性使得卡扣5与卡槽6相脱离,同时,可以防止电缆11轴向串动和周向转动,也可限制电缆11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正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正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