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管道集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1340.7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厚;苗春生;栾刚;宋春娜;曲有杰;黄佳瀚;梁稷;张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蓝鲸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管道 集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油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海底管道泄漏原油的海底管道集油器。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中,需要在海底铺设海底管道用于原油的输送。由于海底管道所处位置是在海底,因此,一旦出现泄露事故,则需要及时对海底管道进行修复,以避免原油外流污染海洋环境。
目前,针对不同情况对海底管道进行修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机械卡箍修复,用于窜孔小漏,且海底管道无大的机械变形;
2)水下机械三通修复,用于海管的局部凹陷;
3)水下开孔封堵作业修复,用于锚损大漏这种典型的损坏事故;
4)双封双堵维修,用于海管受损后仅发生变形并没有泄漏。
但是,由于上述几种方式都需要较长的时间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期间仍然会有原油外流污染海洋环境。通常,只能采取停产方式以防止大量原油泄漏扩散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底管道集油器,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可以在第一时间运至现场进行
安装,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及对海底管道进行修复之前,先对泄漏原油进行控制并回收,避免油田由于漏油而被迫停产以及防止漏出的原油污染海洋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底管道集油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罩体,该罩体的顶端连接有一出油管,该出油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罩体下端的两侧相互对应各设有一弧形凹槽。
所述罩体为钢结构,罩体为下端开口的正方形,上端为金字塔式的四面体。
所述罩体上设有数个吊点及把手,罩体两侧底部连接有加强筋板。
所述控制阀门的开关为单臂旋转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适用性广:对于不同的海底地貌,无论是砂或泥覆盖的海底管道,还是位于不平整的海底管道,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临时处理;根据不同的海管直径,可制作不同半圆口尺寸的集油器;根据所检测到的海底管道的损伤程度和漏油量的大小,可制作容积合适的集油器。
2)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可由阀门来控制原油回收至海面船上的过程,阀门开关做成单臂旋转式,方便于水下机器人(ROV)或潜水员的操作。在放油管罩时,可以将软管连接油管罩从船上吊装下放至集油器出油管附近,然后,由水下机器人(ROV)或潜水员进行位置调整,将油管罩套上集油器的出油管上。
3)反应时间快:在发现海底管道漏油之后,需要立即对漏油管道段进行临时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第一时间运至现场进行安装,有效防止原油进一步扩散污染海洋环境。
4)制作费用低:本实用新型由普通碳钢板和钢管制作而成,材料要求不高且制作工艺简单。由于用于海底环境,而且只是临时处理装置,无需进行防腐处理,因此制作的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罩体、2控制阀门、3出油管、4吊点、5把手、6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油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而使得漏油在水中将往上浮起的原理,主要包括:金属罩体1、控制阀门2及出油管3。罩体1采用普通的碳钢板和钢管焊接制成的钢结构罩体,罩体1为下端开口的正方形,上端为金字塔式的四面体;罩体1上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四个吊点4及把手5,使用索具连接这四个吊点4可将集油器下放至海底,放在管道漏油段上,且刚好能罩住管道。罩体1两侧底部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有加强筋板6。罩体1的顶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有一出油管3,出油管3上安装有法兰和控制阀门2,控制阀门2的开关为单臂旋转式。罩体1下端的两侧相互对应各设有一弧形凹槽,本实施例为:弧形凹槽为两个两个半圆口,半圆口的半径与海底管道的外径相同,只要置于管道上方就能刚好罩住管道漏油段。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处罩于漏油的海底管道上。由于油比海水的密度小,因而,漏油从海底管道中泄漏到海水中后,将往上运动,聚集到罩体1空腔内的顶部。随着油的不断泄漏,聚集到罩体1空腔顶部的漏油也会越来越多。罩体1空腔内的油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将由水下机器人(ROV)或潜水员下水,将船上的连接管线连接到集油器的出油管3上,并将金属罩体上的控制阀门2打开,原油通过连接管线在海底较高的压强下,将被回收至船上的回收装置中。
控制阀门2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蓝鲸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蓝鲸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
- 下一篇:输水管道自动泄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