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0668.7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大林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特别是一种无菌过滤杯配合使用的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与无菌过滤杯配合的底座,排水性能较差,无法完全排出过滤后的液体,特别是处在底座边缘的液体,无法流入排水槽中。且中心的排水孔设计不合理,经常会因为内外气压的关系,造成液体无法顺畅下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水顺畅,能完全将过滤后的液体排出的底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构成,座体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且在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座体的下部为圆环壁,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圆柱状凸起中心设有排水通孔,排水通孔内设有与排水通孔同心的排水塞,在排水塞表面上设有排水通道。排水塞上的排水通道能有效的将液体导入到排水通孔中,保证液体的顺畅下流。
为了进一步加强排水特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均布有12条穿过环形过滤槽与排水槽衔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由座体外围向内逐渐加深。保证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排水通孔。且在环形过滤槽外围环形阵列有132条辐射排水槽。
所述的圆环壁和圆柱状凸起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从而加强整个底座的强度。所述的排水通孔为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能有效的和帽塞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底座结构设计合理,底座整个上表面都被环形过滤槽、辐射排水槽覆盖,同时环形过滤槽和辐射排水槽都与排水沟连通,排水沟又与排水塞上的排水槽连接,保证了所有液体均能从排水通孔内流出。同时这种底座具有强度高,能方便的和帽塞完全密封连接,过滤面积大,生产成本低,极易量化生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1构成,座体1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2,12条排水沟3均匀的将环形过滤槽2分成12块,且排水沟3的深度由座体1外围向内逐渐加深,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4;凸沿4和环形过滤槽2之间的空间内阵列有132条辐射排水槽5。座体1的下部为圆环壁6,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7,圆柱状凸起7中心设有排水通孔8,排水通孔8内设有与排水通孔8同心的排水塞9,在排水塞9表面上设有排水通道10。排水塞9上的排水通道10与12条排水沟3对应衔接。其中所述的圆环壁6和圆柱状凸起7之间通过加强筋11连接,从而加强整个底座1的强度,所述的排水通孔8为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大林,未经叶大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0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层球体包氮有机生物肥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无菌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