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直肠假体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0365.5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庄潮平;余林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潮平;余林倩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直肠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直肠功能的人造直肠假体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肛管在人体中主要负责实现储便、排便的功能。当直肠、肛管部位病变后通常需要切除,切除后为了解决病人的储便排便问题,常规的方式是采用造瘘术,即在腹壁开口造瘘,并将结肠断端连接在该瘘口,瘘口位置还需装上体外粪兜。造瘘术虽然解决了排便问题,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便和痛苦。
另一种方式是传统原位肛门重建术。目前主要有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结肠向下拉至肛口吻合,通过自体肌肉移植重建肛管括约肌,但移植的肌肉功能不良致肛门控便功能差。第二种方法是将结肠向下拉至肛口吻合,并在下端结肠外围设置控制下端开口打开或闭合的活动开合机构,以及设置用于检测体内储便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常见的人造扩约肌包括液囊块、与液囊块连通的液泵、与液泵连通的储液囊,通过液泵向液囊块送液或抽液,使液囊块扩胀或缩瘪,从而模拟扩约肌的功能。采用人造扩约肌的原位肛门重建术同样也存在缺陷:1、由于液囊块、液管、液泵、压力传感器、电源模块(向压力传感器和人造扩约肌供电)、控制模块等相关功能配套部件均存在于体内环境,会与体内组织直接接触,工作时还会与体内组织反复直接摩擦,对体内组织经常性刺激,势必发生炎性反应、溃疡、腐蚀、感染、疼痛、伤口裂开等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结肠由于必须常态承受钳夹力、摩擦力,出现缺血坏死、溃疡等问题的几率更高;2、由于人造扩约肌、压力传感器及电源模块等均存在于体内环境,因此对材质要求高,材质选择受到极大限制而余地极小,影响到性能的正常发挥,且几乎无法更换(除非施行开刀手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人造直肠假体模拟装置,它可以模拟直肠储便排便的功能,且可避免相关功能配套部件直接与体内人体组织接触、摩擦,避免人体组织出现缺血、溃疡、腐蚀、感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人造直肠假体模拟装置包括外囊和由柔性材料制作的内囊,外囊和内囊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外囊壁包括复合为一体的人工皮肤层和由柔性材料制作的支架材料层,且人工皮肤层位于支架材料层的外围;内囊壁的上缘、内囊壁的下缘分别连接外囊壁的支架材料层,内囊壁和外囊壁支架材料层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在靠近内囊下端位置还设有控制内囊下端开口打开或闭合的活动开合机构。
较好的是,外囊上缘的位置高于内囊上缘的位置,位于外囊上缘和内囊上缘之间的外囊支架材料层的环形内表面复合有第二人工皮肤层。
更好的是,外囊支架材料层还形成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位于外囊上缘和内囊上缘之间,该环形凸缘部位复合有第三人工皮肤层。
所述活动开合机构可以是指,在内囊靠近下端部位的两侧分别设有夹块,夹块安装在内囊壁和外囊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位置;其中一侧的夹块设有磁铁,而另一侧的夹块设有铁块和电磁线圈。
所述活动开合机构也可以是指,在内囊壁靠近下端部位的两侧分别设有夹块,在两侧的夹块之间连接有施加弹性拉力的弹力条,且其中一侧的夹块设有电磁线圈,而另一侧的夹块设有电磁线圈或磁铁。其中在常态下该弹力条使两夹块将管状直肠假体夹拢;在排便时一侧的电磁线圈通电,与另一侧同样通电的的电磁线圈或磁铁产生排斥力,该排斥力克服弹力条的拉力,使两夹块放松对管状直肠假体的钳夹。
在内囊和外囊的环形间隙还设有使内囊壁收缩的蠕动收缩机构。
所述蠕动收缩机构可以是指在内囊壁和外囊壁的环形间隙之间设有上下若干个活动环夹,每个活动环夹包括两片活动弧形夹片,两片活动弧形夹片的固定端利用竖向转轴铰接,两活动弧形夹片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电磁力吸引部件。
所述内囊壁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外囊壁的支架材料层采用硅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外囊上端与患者结肠接合,将外囊下端与患者肛缘部位接合。由于外囊设有人工皮肤层,因此结肠的纤维细胞及血管能长入外囊的上端部位而使两者在该部位愈合,肛缘部位的纤维细胞及血管能长入外囊的下端部位而使两者在该部位愈合,位于外囊四周的其它体内组织的纤维细胞及血管也能长入外囊的人工皮肤层,将外囊、内囊得到长久定位,且使内囊上端口与结肠端口接通,内囊下端口与肛口接通,使内囊具有储便、通便的功能,因此使内囊形成具有模拟直肠储便、排便功能的直肠假体,且该直肠假体可以长期承受钳夹力、压缩力、摩擦力,而无炎性反应、缺血、溃疡、腐蚀、感染、疼痛之虞。外囊还对内囊进一步起到固定、隔离、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潮平;余林倩,未经庄潮平;余林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0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