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吸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9675.5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吸引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引管多是粗细一致的一根管子,在管尾部设有几个吸引孔,吸引管被插送到病人体内后由负压泵抽吸病人体内的痰液、血液、体液等。由于吸引管粗细一致,病人腔道内壁贴附在吸引管上后很容易将吸引孔堵牢,造成吸引失败,甚至会造成腔道内壁损伤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吸引管,包括管本体,管本体的尾部设有吸引孔,所述管本体的尾端设有蘑菇状端头,蘑菇状端头的直径大于管本体的直径,这样吸引管被插送到病人体内后由蘑菇状端头撑开病人腔道内壁,病人腔道内壁就难以贴附在吸引管上而堵牢吸引孔,提高吸引效果,保护病人腔道内壁并减轻病人痛苦。
作为优选,所述蘑菇状端头与管本体一体成型制作,或者分体成型再粘结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利用较大的蘑菇状端头撑开病人腔道内壁,避免病人腔道内壁贴附在吸引管上而堵牢吸引孔,提高吸引效果,保护病人腔道内壁并减轻病人痛苦,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管本体1的尾部设有吸引孔2,管本体1的尾端设有蘑菇状端头3,蘑菇状端头3与管本体1一体成型制作,或者分体成型再粘结成一体。由于蘑菇状端头3的直径大于管本体1的直径,这样吸引管被插送到病人体内后由蘑菇状端头撑开病人腔道内壁,病人腔道内壁就难以贴附在吸引管上而堵牢吸引孔,提高吸引效果,保护病人腔道内壁并减轻病人痛苦。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