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束滤水管沉淀过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9512.7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宁;李建峰;刘长涛;库尔班·克热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晓宁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12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水管 沉淀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给水工程,属于农村用水水源水质的处理设施,特别是纤维束滤水管沉淀过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给水处理的设施是:源水从取水首部引入后,首先经过混凝池混凝,再经过沉淀池沉淀;沉淀后进入过滤池过滤后才能进行消毒处理,最后输送至管网中。在源水处理中各池独立,功能单一,这势必增加了工程造价,日后的运行管理也比较麻烦。传统的过滤池和过滤设备,滤料密度大,易板结,滤池的承托层结构复杂,施工工艺繁琐。采用过滤设备过滤时,需要一定的水头,运行成本高,设备一旦出现问题时,维修和更换滤料都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束滤水管沉淀过滤池,其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处理源水效率高,运行管理方便,性能可靠,工作水头低,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束滤水管沉淀过滤池,引水渠连接着沉淀前池的进水口,沉淀前池的后侧池底向下横向设置着排沙廊道,排沙引水渠通过闸门与排沙廊道连通,排沙廊道的出口上设置着排沙闸,沉淀前池的后壁连接着均布排列的过滤池,在后壁上均布设置装有反冲洗止水闸的出口分别与相对应的过滤池连通,在每个过滤池内分别设置着纤维束滤水管组,在并列的过滤池底部横向设置着排污管,在排污管上均布设置的进水口分别与均布的过滤池一一对应连通,在排污管出口端设置着排污阀,组成纤维束滤水管组的每个纤维束滤水管,其出口上分别安装着三通管,每个三通管的直出口上分别通过安装的蝶阀与集水管连通,每个三通管开口朝上的出口分别连接着供水管,供水管通过阀门连接着反冲洗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地表水通引水渠进入沉淀前池,在沉淀前池进行初步沉淀后,通过开启的后壁出口上安装的反冲洗止水闸,使水流进入过滤池;经初步沉淀后的水流通过纤维束滤水管过滤后进入清水集水管,此时反冲洗进水阀和排污闸为关闭状态,经沉淀过滤后的清水由清水集水管输送至管网供使用。当沉淀前池中的泥沙淤积到一定量需要冲沙时,打开排沙廊道上的进水闸门和设置在沉淀前池排沙廊道出口上的排沙闸,排沙引水渠的水流进入排沙廊道,通过水流运动将沉淀在排沙廊道和沉淀前池中的泥沙冲出池外。当纤维束滤水管工作一定时间后需对其进行反冲洗时,先关闭反冲洗止水闸,开启反冲洗进水阀和排污阀,此时反冲洗进水管中的高压清水经供水管会以与纤维束滤水管工作时相反的水流流向对纤维束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时的污水可通过各组的进口通过排污管的进水口进入排污管中排出过滤池外。由于滤水管分组进行反冲洗,所以可保证其余纤维束滤水管正常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处理源水效率高,运行管理方便,性能可靠,工作水头低,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冲洗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纤维束滤水管沉淀过滤池,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引水渠1连接着沉淀前池2的进水口,沉淀前池3的后侧池底向下横向设置着排沙廊道3,排沙引水渠14通过闸门与排沙廊道3连通,排沙廊道3的出口上设置着排沙闸6,沉淀前池2的后壁4连接着均布排列的过滤池10,在后壁4上均布设置装有反冲洗止水闸5的出口分别与相对应的过滤池10连通,在每个过滤池10内分别设置着纤维束滤水管组,在并列的过滤池10底部横向设置着排污管9,在排污管9上均布设置的进水口分别与均布的过滤池10一一对应连通,在排污管9出口端设置着排污阀8,组成纤维束滤水管组的每个纤维束滤水管7,其出口上分别安装着三通管,每个三通管的直出口上分别通过安装的蝶阀13与集水管12连通,每个三通管开口朝上的出口分别连接着供水管15,供水管15通过阀门16连接着反冲洗进水管17。沉淀前池2的形状为三角形或矩形。引水渠1和排沙引水渠14由U型渠或管道构成。纤维束滤水管的结构为在滤水管内的两侧分别固接着均布的通孔的孔眼板,在两只孔眼板的内侧面上同时连接着过滤纤维束18。沉沙池3沿水流方向底面坡度为i=0.01。在排污管9均布设置的进水口11上分别设置着控制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晓宁,未经何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拖带设备的船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智能射频转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