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控智能润滑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9492.3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润滑 系统 | ||
1.一种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包括给油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给油装置包括润滑传动机构(101)、连接所述润滑传动机构(101)与润滑点的输油管路及安装在输油管路上的给油器(105),所述给油器(105)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有阀芯腔(2),所述阀芯腔(2)内设有阀芯(3),所述阀芯的一侧设有用于使其复位的偏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一侧设有传动轴(102),所述传动轴(102)一侧的壳体(1)上成形有传动孔(101),所述传动轴(102)自传动孔(101)伸出并与设在壳体(1)外的传动机构(10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与所述传动机构(100)之间设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受所述传动机构(100)驱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传动机构(100)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开设在所述阀芯(3)与所述传动孔(101)之间的活塞腔(41)及设在所述活塞腔(41)内与所述活塞腔(41)相配合并与所述阀芯(3)同轴移动的推动活塞(42),所述活塞腔(41)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腔(2)的直径,所述推动活塞(42)靠近所述阀芯腔(2)的一侧具有可伸入所述阀芯腔(2)的凸块,所述凸块在所述阀芯(3)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阀芯工作行程,所述推动活塞(42)的最大行程等于所述阀芯工作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0)包括电机(103)和通过所述电机(103)带动旋转的偏心轮(104),所述传动轴(102)与所述偏心轮(10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活塞(42)与所述传动轴(102)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0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设有进油槽(31)和挡油肩(32),所述壳体(1)内还开有与所述阀芯腔(2)相连通的进油口(21)和出油口,当所述阀芯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挡油肩(32)堵住所述进油口(21),当所述阀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进油口(21)通过所述进油槽(31)与两个所述出油口同时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油口相连通的两个流体传感装置,每个所述流体传感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6)和用来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信号变送器(7),当所述阀芯(3)位于打开位置时,两个所述信号发生器(6)分别通过成形于所述壳体内的两个传感通道(14)与所述阀芯腔(2)相连通,所述阀芯工作行程即所述阀芯(3)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6)包括信号腔(60)、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信号腔(60)内的传感活塞(61),所述传感活塞(61)将所述信号腔(60)分成进流腔(64)和出流腔(65),所述传感活塞(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元件(62),所述传感活塞(61)的一端还设有使所述传感活塞(61)复位的活塞弹簧(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设有用来调节所述出流腔(65)最大容积的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一调节杆(66),所述传感活塞(61)至少一端部成形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66)上成型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通过改变所述调节杆(66)旋入所述螺纹孔的长度改变所述传感活塞(61)的行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5和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及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计算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控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器(201),所述中继器用来接收所述给油器(106)传输的信号,将将所述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中继器(201)包括用来接收并传输所信号发生器(6)发出的信号的一级中继器和用来接收并传输所述一级中继器信号的二级中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4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