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在审
| 申请号: | 201020118534.1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军 |
| 主分类号: | A61F5/24 | 分类号: | A61F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舒适 腹股沟 疝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治疗腹股沟疝气的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
[背景技术]
疝气为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气最多发生于腹部,腹股沟疝气最为常见。
腹股沟疝气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85%-90%。腹股沟疝气的男女发病率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
腹股沟疝气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的缺点:创伤较大、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拉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慢,并有损伤精索、神经等的可能。而且婴幼儿和体质差的老年人不宜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费用高昂,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接受,不易推广。
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使用疝气带治疗。现市场上疝气带的品种多样,但其共同的缺点是:皆为纯绷带式结构,佩戴会产生严重的勒痕,不能让疝气患者保持长时间佩戴,尤其对于皮肤娇嫩的婴幼儿,实用性差,治疗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佩戴舒适、适于长期佩戴、实用性好的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包括腰带、裆带、压片、突出物,腰带和压片相连,裆带设置两条,每条裆带一端和压片相连,另一端和腰带相连,突出物和压片相连,所述两条裆带上各设有一个或多个柔软的垫片,该垫片的宽度大于裆带的宽度。
所述腰带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柔软的垫片,垫片的宽度大于腰带的宽度。
所述的垫片在裆带或腰带上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挪动。
所述的垫片上设有两端与垫片缝制在一起的固定带,所述的裆带或腰带穿过该固定带,与垫片可活动的连接。
所述的固定带为弹性带。
所述的腰带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压片的两端固定相连,每段的另一端通过钩扣相互相连,且设置多排可调节腰带松紧的扣,每一裆带的一端与压片固定相连,另一端与腰带通过钩扣相连,且设置多排可调节裆带松紧的扣。
该疝气带还设有裆带加长片和/或腰带加长片,该加长片上设有钩和多排扣。
所述的腰带的两端与所述的压片通过调节扣可调节相连,该调节扣固定在压片上,所述的裆带的一端与腰带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压片通过调节扣可调节相连,该调节扣固定在压片上。
所述的腰带和/或裆带为松紧带。
所述的腰带与裆带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裆带和腰带上设置柔软垫片,大大减少疝气患者皮肤与裆带和腰带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疝气患者不会被裆带或腰带勒伤,减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患者的皮肤勒痕,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舒适度,适合疝气患者长时间佩戴,尤其对于疝气带舒适度要求高的婴幼儿来说,实用性好,治疗效果好。所述的腰带与裆带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疝环口和腰部高度差,使得本实用新型压住疝环口时,腰带还能够缠绕在腰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片和突出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调节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如图1所示,包括腰带1、裆带2、压片3、突出物4(参见图2),腰带1和压片3相连,使用时形成一个环状,使用时将腰带1缠绕在腰上,裆带2设置两条,每条裆带2一端和压片3相连,另一端和腰带1相连,如图2所示,突出物4和压片3相连,突出物4用于压住疝环口,所述两条裆带2上各设有一个或多个柔软的垫片10(参见图3),该垫片10的宽度大于裆带2的宽度。所述腰带1上也设置一个或多个柔软的垫片10,垫片10的宽度大于腰带1的宽度。所述的垫片10在裆带2或腰带1上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挪动。
如图3所示,所述的垫片10上设有两端与垫片10缝制在一起的固定带11,所述的裆带2或腰带1穿过该固定带11,与垫片10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的固定带11为弹性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军,未经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