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管腹腔放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8149.7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郝晓光;于锐;王益华;孟庆虎;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晓光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50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腹腔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管腹腔放置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有一种疾病是脑积水,大体的说就是脑子里分泌的脑脊液分泌与吸收发生了不平衡,导致脑子里的脑脊液过多,脑压升高,引起临床症状。这种病的治疗方法中一个主要的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就是在颅骨上钻孔,将一根脑室腹腔分流管,一端经穿刺放置到脑室内,称为脑室端,另一端经头皮枕部、颈部及前胸部引到腹部,在腹部中央切开,打开腹膜后将另一端放置到腹腔内,称为腹腔端。这样脑室内的脑脊液就经这根分流管分流到腹腔内,经腹腔吸收。手术为了将腹腔端放置到腹腔内,需要在腹部切开大约长约8~10厘米的直切口,切开腹部的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及腹直肌的后鞘,然后切开腹膜,创伤比较大,需要9~10天后才能拆线,且操作费时,增加感染机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腹腔端快速放置到腹腔内且便于移出的分流管腹腔放置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原腹腔穿刺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该分流管腹腔放置器包括有金属套管和针芯,其特征在于金属套管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裂缝,针芯与金属套管组装到一起的时候,针芯与金属套管严密吻合。金属套管的直径为0.8~1厘米,长为8~12厘米。可以用该分流管腹腔放置器穿透腹部的各层组织进入腹腔,当确认已经进入腹腔后,将针芯拔出,就形成了一个进入腹腔的硬质通道,可以将分流管腹腔端经外边的金属套管送入腹腔。当所有腹腔分流管都放置进入腹腔后,由于放置腹腔端是整个分流手术的最后一步,只有经外面金属套管周边的裂缝将金属套管从腹腔分流管上脱离出来,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腹腔端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手术创伤很小,完成速度快,技术熟练的话可以在1~2分钟内完成,给病人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套管,2、针芯,3、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分流管腹腔放置器包括有金属套管1和针芯2,其特征在于金属套管1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裂缝3,针芯2与金属套管1组装到一起的时候,针芯2与金属套管1严密吻合。金属套管1的直径为0.8~1厘米,长为8~1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晓光,未经郝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