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救护车用组合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8034.8 | 申请日: | 201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超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李贵斌 |
地址: | 2724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护车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护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救护车用组合床。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的“120”救护车上配备的床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折叠推车形式,二是固定形式,不管何种类型,车厢内通常只能放置一张抢救用床,供被救治人员躺卧。此种结构形式可运送人员少,影响了救护车的使用效能,当遇到有大量病患的群体伤、病事件时,会大大增加救治人员的工作强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耽误救治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救护车用组合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涉及由主支撑立杆、升降机构、床体支架和救护床组成。所说的主支撑立杆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的主体支撑部件,垂直设置于车厢内。所说的升降机构由驱动电机、牵引钢丝和定滑轮组成。驱动电机设置于主支撑立杆的后面,牵引钢丝通过定滑轮进入主支撑立杆内部,与上床体支架连接。在主支撑立杆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床体支架,上面的床体支架与升降机构连接,可根据需要调节高度。所说的床体支架,由立杆卡槽、床体支撑臂和斜支撑臂组成。所说的立杆卡槽设置在主支撑立杆上。在立杆卡槽上,与主支撑立杆垂直,设置有床体支撑臂。床体支撑臂的下面,与立杆卡槽之间连接有斜支撑臂,以加强床体支撑臂的承重。在床体支撑臂上设置有救护床。所说的救护床涉及由床体、滑动卡槽和折叠支腿组成。所说的床体为担架式平板结构,两侧设有护栏。在床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卡槽,所说的滑动卡槽与床体支撑臂相配合,可以将床体支撑臂卡入其中,以固定救护床。在床体的下面设置有折叠支腿,所说的折叠支腿的下面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车载救护床的数量和位置,有效的利用了车厢空间,在突发的群体伤、病事件中,大大减轻了救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救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的结构示意图。
1—主支撑立杆 2—升降机构 3—立杆卡槽 4—床体支撑臂 5—斜支撑臂6—床体 7—滑动卡槽 8—折叠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涉及由主支撑立杆1、升降机构2、床体支架和救护床组成。所说的主支撑立杆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的主体支撑部件,垂直设置于车厢内。所说的升降机构2由驱动电机、牵引钢丝和定滑轮组成。驱动电机设置于主支撑立杆1的后面,牵引钢丝通过定滑轮进入主支撑立杆1内部,与上床体支架连接。在主支撑立杆1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床体支架,上面的床体支架与升降机构2连接,可根据需要调节高度。所说的床体支架,由立杆卡槽3、床体支撑臂4和斜支撑臂5组成。所说的立杆卡槽3设置在主支撑立杆1上。在立杆卡槽3上,与主支撑立杆1垂直,设置有床体支撑臂4。床体支撑臂4的下面,与立杆卡槽3之间连接有斜支撑臂5,以加强床体支撑臂4的承重。在床体支撑臂4上设置有救护床。所说的救护床涉及由床体6、滑动卡槽7和折叠支腿8组成。所说的床体6为担架式平板结构,两侧设有护栏。在床体6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卡槽7,所说的滑动卡槽7与床体支撑臂4相配合,可以将床体支撑臂4卡入其中,以固定救护床。在床体6的下面设置有折叠支腿8,所说的折叠支腿8的下面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护车用组合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车载救护床的数量和位置,有效的利用了车厢空间,在突发的群体伤、病事件中,大大减轻了救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救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超,未经刘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肝炎卧床病人护理器
- 下一篇:消化内科用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