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7444.0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玲;袁琪;朱正双;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机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空气进行调节的空调机,尤其是一种对被调节空气进行净化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健康净化技术主要有三大类:(1)过滤网过滤,该过滤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风阻大,对超细微粒效果不理想,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风阻大对空调的风量和噪声有较大影响,从而导致对空调的性能有一定影响;(2)静电技术与过滤网结合,虽然这个技术的风阻稍有降低,但仍然存在过滤网风阻大及二次污染问题,而且静电技术容易导致臭氧浓度超标,此外,净化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3)电极净化方式,这个技术是比较新的净化方式,无过滤网,风阻低。目前空调上采用的是收集板与放电极组成两电极净化技术,该技术不能产生风速,对空调的性能影响较大,电极净化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效果好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机壳、风机和蒸发器,在机壳上设有回风口和出风口,该回风口和出风口经设在机壳内的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蒸发器和风机设在空气通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通道中设有用于对空气进行除尘的三电极净化部件。
本实用新型将三电极净化部件与空调配合,实现空调具有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且对空调本身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满足用户一物多用的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空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并靠近所述出风口。将三电极净化部件安装到这个位置,可以节省左右扫风叶片,降低空调的成本。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改进,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与所述出风口平行,且该三电极净化部件的上、下边分别可滑移地安装在上导轨和下导轨内。采用此方案,三电极净化部件可以方便地从轨道中抽拉出来,便于维护。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另一改进,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的面积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相等,以保证经过空调的空气全部净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游侧,空气通道内的回风先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蒸发器,可以解决蒸发器长期使用后容易脏、堵等问题,解决空调蒸发器长期不清洗,制冷/制热性能下降等问题。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改进,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的上、下边分别可滑移地安装在上导轨和下导轨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靠近所述回风口,空气通道内的回风先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蒸发器,可以解决蒸发器长期使用后容易脏、堵等问题,解决空调蒸发器长期不清洗,制冷/制热性能下降等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的面积与所述回风口的面积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电极净化部件包括电离极、收集极及排斥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三电极净化部件与空调配合,实现空调具有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而且,对原有空调没有结构更改,对原有空调的风量及噪声没有影响;此外,采用抽拉式装配方式,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回风口、2-风机、3-下导轨、4-安装电加热管的钣金件、5-出风口、6-三电极净化部件、7-上导轨、8-顶盖板、9-蒸发器、10-后板、11-前面板、12-支架、13-右侧板、14、左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