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6508.5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远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3B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闯红灯 违章 抓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属于交通信息采集记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交通大量使用了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闯红灯系统在进行违章抓拍的时候能否获取理想的容易辨认的图像,影响的因素很多,如摄像机本身的性能参数高低、现场环境的好坏等。
传统的补光方式可以分成两种:
方法一:补光灯和摄像机位于路口的同一边,此时一组摄像机和补光灯负责抓拍多个车道,补光灯安装在离停车线大致2米左右的位置,并与车流方向成一定的角度(60°~80°)。这种方法在大部分时候可以很好的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A:补光灯的作用范围小;
B:外车道如果有大车的话,很容易将补光灯的光线遮挡。
方法二:补光灯和摄像机用L型支架固定在车道上方,补光灯和摄像机安装在一起,L型支架距离大置离停车线15m-18m。这样做的克服了方法一补光灯作用范围小的缺陷,而且也不必担心大车对补光灯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主要如下:
A:因为闪光灯的直射,遇到反光物质(如汽车玻璃)反射回来的强光容易使抓拍的照片曝光致使照片难以辨认;
B:由于闪光灯范围的扩大,可能会影响对面的司机。
以上两种常见的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由于补光灯和摄像机位置设定 的影响,从而很难得到满意的抓拍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补光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通过自动补光装置来改善现场成像环境以提高闯红灯抓拍效果的方法。
为了克服常见的交通灯补光系统中大车对补光灯光线的遮挡和补光灯作用范围过小的问题,采用了L型支架的方式,将摄像机和补光灯都安装在上面,同时将摄像机和补光灯分开一定的距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偏移一定的角度,避免光线反射照成的影响。具体来说:
一种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1)、用于检测红灯是否处于亮的状态的红灯检测单元(2)、用于检测车辆的位置信息的车辆检测单元(3)、图像采集单元(4)、摄像机(5)、补光灯(6)和L型支架(7),工控机(1)的红灯信号输入端连接红灯检测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车辆检测单元(3)的车辆位置信号输出端连接工控机(1)的车辆位置信号输入端,图像采集单元(4)的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工控机(1)的图像采集信息输入/输出端,图像采集单元(4)的摄像机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摄像机(5)的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补光灯(6)的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与工控机(1)的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L型支架(7)位于停车线的后方,摄像机(5)和补光灯(6)都安装在L型支架(7)上。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检测单元3是埋线圈检测装置、视频检测装置、微波检测装置或激光检测装置。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L型支架7距离停车线15-18米。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L型支架7的高度为6-6.5米。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5和补光灯6在L型支架7上分开的距离为2-3米。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5在水平方向上与L型支架7垂直,补光灯6在水平方向上偏移的角度为80-85°,也就是在法线方向上偏移5-10°。
所述的新型闯红灯违章抓拍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5和补光灯6在垂直方向上偏移的角度为65-75°。
具体来说,将摄像机和补光灯安装在同一个L型支架上,L型支架离停车线约15-18米,高度为6-6.5米,摄像机和补光灯在垂直方向上偏移65-75°,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不偏移,和L型支架是垂直的,补光灯偏移一定角度,大致为80-85°,也就是在法线方向上偏移5-10°。
确保在线圈检测范围内有较好的视角,补光灯在离摄像机大致2-3米的位置上,同时适当地与垂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视L型支架和停车线之间的距离决定),为了避免补光灯对车牌的直射,在水平方向上有必要调整到一定的角度(80-85°左右),使光源通过漫反射的方式照射到车牌号码,通过实际安装证明,采用这种漫反射的方式的新型补光灯装置,得到了很好的成像效果。由于是补光灯光源直接照射的是路面和车身,不会对对面的司机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远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远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6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