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进气的新型转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6038.2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松;孙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海石化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C07C21/06;C07C17/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2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新型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乙烯合成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双向进气的新型转化器。
背景技术
氯乙烯合成转化器是氯乙烯制备工段的关键设备,需要乙炔与氯化氢混合气体在转化器中经过触媒进行转化,需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反应,其能否正常高效使用以及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聚氯乙烯的转化率及整个聚氯乙烯合成的产量。通常的转化器只有顶部的进气口,经过罐体后气体到下端出口,使罐体部件工作在单向工作状态,当气体由上而下的时候,把触媒向下堆积,下面触媒多,上面触媒少,上面的不够气体反应,下面触媒多了气体又不好通过。分布在上面的触媒转化强度大,下部的触媒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进气的新型转化器。
所述双向进气的新型转化器,其特征是:在氯乙烯转化器的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支换热管,换热管内是气体转化触媒,在两块管板之间是换热腔,换热腔壁设有进出冷却水接口,转化器的上端设有进气上主接口,在转化器的下端设有进气下主接口。
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的外侧设有丝网,丝网下面固定安装有承载丝网的格栅。
在下管板的下侧还固定安装有一块花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上下双进气接口的结构,可以经常互换进出口,定期或不定期下方进气反吹,使得触媒和罐体受热部件均衡工作,大幅延长了转化器利用率和使用寿命。触媒堆积在上下两管板上的丝网之间,用格栅固定,无需常规转化器中的瓷环等填充物。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中:1-上管板,2-换热管,3-换热腔,4-下管板,5-冷却水接口,6-花板,7-上主接口,8-下主接口,9-丝网,10-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所述双向进气的新型转化器,在氯乙烯转化器的上管板1与下管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2,换热管内是气体转化触媒9,在两块管板之间是换热腔3,换热腔壁设有进出冷却水接口5,转化器的上端设有进气上主接口7。
在转化器的下端设有进气下主接口8,由于在罐体的上端和下端都设有进气主接口,使得混合气体的进气方式可以是从上方进入换热管,也可以从下方的下主接口8反吹进入换热管2。
如图3,在一侧管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块花板6。图中,花板6安装在换热腔3的下方,同时作为波节管的支撑板。
所述上管板1和下管板4的外侧设有丝网11,丝网9下面固定安装有承载丝网的格栅10。触媒堆积在上下两管板上的丝网之间,用格栅固定,无需常规转化器中的瓷环等填充物。
在混合气体由上方进气时,花板6作为波节管的支撑板,密集的换热管内的触媒通过花板6上的波节管传热均匀,气体从换热管出来后再一次经过堆积的触媒,然后从下主接口8流出。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堆积的触媒从下方吸出,并投入到罐体上方的上管板1上,当气体由上而下的时候,把触媒向下堆积了,下面触媒多,上面触媒少,上面的不够气体反应,下面多了气体又不好通过,用互换进出口结构,使触媒均匀在换热管内,能让气体充分反应又不影响气体的流出。进气时从罐体下方的下主接口8反吹进入换热管2,然后通过堆积触媒,从上方的上主接口7流出,这样的工作过程充分发挥了触媒的使用率,同时延长了转化器的使用寿命。使用上下都可为进气接口的结构,可以经常互换进出口,定期或不定期下方进气反吹,使得触媒和罐体受热部件均衡工作,大幅延长了转化器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海石化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海石化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6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磁性的盒子
- 下一篇:新型收缩门自动麻将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