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基管的焊接直缝式筛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5902.7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宇 |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基管 焊接 直缝式筛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防砂井下机具,特别涉及一种带基管的焊接直缝式筛管。
背景技术
油井出砂是疏松砂岩油藏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的油井出砂会导致地面及井下设备的磨蚀和套管损坏。目前,主要采用机械防砂方法来进行防砂,即在井筒中下入绕丝筛管、割缝衬管、割缝筛管、梯形割缝筛管等各种地面成型的滤砂器,作为滤砂管柱来进行防砂,但绕丝筛管或者是割缝衬管等容易堵塞,有效期短,不能有效阻止地层砂进入井筒;另一种机械防砂方法是在井筒中下入绕丝筛管或者是其它的滤砂器后,再用高渗透砾石充填于筛管和井壁之间的油井环空中,并部分挤入井筒周围地层,形成多级过滤屏障,阻止地层砂运移,但这种管内充填方法产能损失大,即在有效挡住地层出砂的同时,也增大了原油流动的阻力,而且防砂后井内留有防砂管柱,打捞难,时间稍长后绕丝筛管便产生腐蚀,容易脱层,引起更严重的地层堵塞和污染,严重影响油井的防砂效果和采收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基管的焊接直缝式筛管,能解决防砂筛管流通面积小、防砂效果差、采油率低且自洁性差、容易堵塞的问题;尤其是大幅度提高了采油筛管的抗拉强度和彻底解决绕丝筛管下井时绕丝被挂开,较大颗粒沙子漏进油管造成防沙失败,导致地面及井下设备的磨蚀和油泵损坏的问题,具有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加工制造容易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基管的焊接直缝式筛管,包括中空的筛管管体1,筛管管体1由不锈钢丝3焊接而成,筛管管体1内均匀焊接有隔环2,筛管管体1内套接有带孔的基管5,筛管管体1的两端与接环4的小端7外圆中部焊接,接环4的大端6内圆外侧与基管5外圆环形焊接组成。
隔环2的外圆与筛管管体1的不锈钢丝3环形焊接,每两个隔环2的间距为15-45mm。
所述不锈钢丝3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相邻两个不锈钢丝间的间距为0.15±5%mm。
所述筛管管体1的长度为500-6000mm。
所述隔环2由奥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对焊形成圆环,隔环2的壁厚为2.5-5mm,隔环的外径为60-400mm。
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提高采油筛管的抗拉强度和彻底解决了绕丝筛管下井时绕丝被挂开,较大颗粒的沙子漏进油管造成防沙失败,导致地面及井下设备的磨蚀和油泵损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防砂筛管流通面积较小、防砂效果差、采油率低且自洁性差、容易堵塞和不耐腐蚀的问题,由于其流通面积大、防砂效果佳,且能方便做出较一般筛管更长的尺寸,因而减少了井下筛管的使用数量,大大提高了采油率,且能够有效延长筛管的使用寿命,不再会出现防砂失败和筛管拉断在井下难以打捞的问题,更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环4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环4的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环2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隔环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参照附图,一种带基管的焊接直缝式筛管,包括中空的筛管管体1,筛管管体1内均匀焊接有隔环2,筛管管体1由不锈钢丝3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丝3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相邻两个不锈钢丝间的间距为0.15±5%mm,因而这种筛管管体1的通径大,流通面积大;筛管管体1内套接有带孔的基管5,筛管管体1的两端与接环4的小端7外圆中部焊接,接环4的大端6内 圆外侧与基管5外圆环形焊接组成;隔环2的外圆与筛管管体1的不锈钢丝3环形焊接,每两个隔环的间距为15-45mm,隔环2的作用在于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压力,
所述筛管管体1的长度为500-6000mm。
所述隔环2由奥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对焊形成圆环,隔环2的壁厚为2.5-5mm,隔环的外径为6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油井油层段,带沙的油液从筛管管体1的四周通过不锈钢丝3所形成的缝隙及带孔的基管5进入到基管5内,沙砾则被不锈钢丝3阻挡在外,少数通过不锈钢丝3的微细沙砾可以被油泵直接抽到地面。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采油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重量轻,筛管管体1内焊接有基管5,使各部件之间的抗拉强度大为提高,抗刮擦能力强,能够有效避免打捞难、易脱层等问题;2、结构简单、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且加工制造容易3、筛管管体1的通径大,流通面积更大,由于其筛管管体1是由多个不锈钢丝3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在圆形隔环2的间隔下,等间距地焊成一个中空圆柱体,因而这种筛管管体的通径大,流通面积大4、能有效解决防砂筛管的自洁和易阻塞问题,由于圆柱形管体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平行的滤砂渗油通道,并且该滤砂渗油通道的外部为平行窄缝,向内呈现为八字放大状的内腔,也就是说其通道的最外侧缝隙小,向内均呈八字状,因此当一定细微尺 寸的地层砂进入该滤砂渗油通道后,在抽油泵的抽吸作用力下,地层砂会随着原油顺利的运移到井筒中,并被输送到地面,实现筛管的自洁,有效的避免防砂筛管的阻塞;因此它的自洁性优于现有筛管,防砂性能更佳;5、适用范围广,既可以直接下入油井中,防止一定粒度的砂子流入井筒,也可以配合填砂管柱一起下入油井中,进行各种形式的砾石充填,能更有效阻止地层砂进入井筒,从而为油井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宇,未经刘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聚晶采煤齿掘进齿
- 下一篇:井筒防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