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增湿内循环脱酸反应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5473.3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严圣军;何志刚;曹德标;茅洪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佛来特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66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增湿内 循环 脱酸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脱酸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大量含有SOx、HCl、HF、二噁英、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气体,其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危害。酸性气体主要包括Ox、HCl、HF。HCl和HF主要是由于垃圾中的氯或含氯塑料、树脂以及其他有机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原始HCl含量为600~1200mg/m3,HF含量为1~20mg/m3;SOx主要是由垃圾中所含的硫化合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以SO2为主,在重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则会生成少量SO3,烟气中原始SOx含量为200~800mg/m3。
垃圾焚烧尾气净化方法大致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它们各有优点,湿法由于二噁英难以达标排放及后期污水问题应用较少。目前主要采用半干法或干法净化工艺。用目前的净化方法,脱酸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酸效率高的脱酸反应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二次增湿内循环脱酸反应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下方的烟气进口、塔体上设置的增湿喷头、塔体上设置的反应剂喷入口、塔体上方设置的烟气出口,在塔体内,于所述烟气出口的下方设置挡料板,在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反应剂喷入口之间设置二次增湿喷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烟气经烟气进口进入塔内,喷射进入中部塔身,经增湿喷头增湿后与反应剂冲击混合并开始反应,在中部塔身下部形成第一快速反应区,此区域的特点为:烟气湿度较大,反应剂密集。经过第一快速反应区后,烟气中的水分已基本被蒸发殆尽,喷入的反应剂部分反应剂颗粒被反应生成物包裹,此时脱酸反应基本停止。随着烟气沿中部塔身继续上升,烟气中粉尘颗粒、被反应生成物包裹的反应剂颗粒与反应剂颗粒之间通过剧烈碰撞,因此一部分被反应生成物包裹的反应剂颗粒露出新鲜的反应剂表层,烟气上升经过挡料板,烟气中的颗粒与挡料板撞击后返回,经过挡料板撞击再次产生大量新鲜反应剂颗粒,靠近挡料板以下区域形成了反应剂颗粒密集区,故在此区域设置二次增湿喷头进行二次增湿,增加反应剂活性,形成第二快速反应区。
本实用新型的脱酸效率可由原先的95%增加至9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烟气出口、2-挡料板、3-二次增湿喷头、4-塔体、5-反应剂喷入口、6-增湿喷头、7-烟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二次增湿内循环脱酸反应塔,包括塔体4、设于塔体4下方的烟气进口7、塔体4上设置的增湿喷头6、塔体4上设置的反应剂喷入口5、塔体4上方设置的烟气出口1,在塔体4内,于烟气出口1的下方设置挡料板2,在挡料板2与反应剂喷入口5之间设置二次增湿喷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佛来特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佛来特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粉加湿搅拌机
- 下一篇:旋转喷雾反应塔烟气气流分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