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空分启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5239.0 | 申请日: | 2010-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峰;李军;李耀;帅永民;陈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郭绍华 |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分离装置的启动装置,属于空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空气分离技术中,空气经过空压机压缩、冷却、吸附、分离后获得工业用的氧气、氮气、氩气,整套的空分装置包括空压机、预冷系统、分子筛、膨胀机、分馏塔、产品压缩机等附属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一套空分装置都配套一台空气压缩机,根据规程要求,在每套空分装置启动前,都要对空分装置的分子筛系统进行大活化。传统的做法是:启动配套的空压机,将出口压力生至0.48MPa,打开送气阀门,启动氮水预冷系统,关闭空气进冷箱阀门,用空气作为分子筛的再生气源,对分子筛进行45小时的大活化,再生气量控制在15000Nm3/h左右,其余的空气通过空压机放空。采用这种传统方法,空压机的功率一般只利用了额定功率的70%左右,即12000KW,在大活化期间造成生产总能耗的增加和浪费,也增加了噪音和工人的劳动强度。目前很多单位都设置了两套以上的空分装置,如何能够充分利用两套空分装置的空压机,减少能源的浪费是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空分装置启动时的能源消耗的改进的空分启动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空分启动装置,它由两套空分装置组成,其改进之处是,两套空分装置的空压机输气管道之间加装联通管道,联通管道接口的位置在空压机出口阀后部,在联通管道上串联安装两个联通阀。
上述改进的空分启动装置,所述的两个联通阀之间安装有吹除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后,在一套空分装置运行期间,如果要启动另一套空分装置,则可以通过联通管道利用运行中的空分装置的空压机对欲启动的空分装置提供充足的再生气体,以充分发掘运行空压机的潜力,既节约了成本,又创造了相当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A空压机1、A空分装置2、A出口阀3、A防喘振阀4、B空压机5、B空分装置6、B出口阀7、B防喘振阀8、联通管道9、联通阀10、联通阀11、吹除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A空压机1和A空分装置2运行时,在保障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利用A空压机1的潜力和联通管道9的作用,向B空分装置提供再生气源。以实现节能降耗,减少高压空气放散的噪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如下:
在两台空压机的A出口阀3和B出口阀7后的管道之间,加装一段DN1000联通管道9,并在联通管道9上加装两个联通阀10、联通阀11,联通阀选用DN1000的蝶阀,以实现两台空压机的联通供气和正常生产时严密的切断性。考虑到正常生产时两个联通阀10、联通阀11之间是高温含湿空气,会对管道产生一定的腐蚀,在联通阀10和联通阀11之间加装了一个DN50的吹除阀12,正常生产时联通阀10、联通阀11关闭,微开吹除阀12,减少对管道的腐蚀。
首先,将A空分装置2的制氧负荷由35000Nm3/h降到33000Nm3/h,A空压机1导叶部分关闭,总空气量相应减少,A空压机1功率由15600KW降至14600KW。
然后,缓慢打开联通阀10约70度,将B空分装置6的分子筛程序选定好后投入暂停状态,将联通阀10略微开启,向B空分装置6的氮水预冷、分子筛系统充气。
待B空分装置6的氮水预冷、分子筛系统压力与A空压机1出口压力持平后,再根据A空压机导叶的开启速度、空压机功率、B空分装置6分子筛的再生气量,逐渐开启联通阀11至30度。
B空分装置6的再生结束后,正式启动B空压机5时,将B空压机5出口压力升至与A空压机1出口压力一致后,根据B空压机5的防喘振阀8关闭速度、导叶开启速度、A空压机导叶关闭速度,以两台空压机的压力、流量没有大幅波动为原则,逐渐关闭联通阀10、联通阀11。
最后,A空分装置2、B空分装置6分别由各自配套空压机供气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