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4961.2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新霞;张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新霞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架式 牵引 矫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
背景技术
上颌前方牵引器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及发育前期上颌发育不足(而不是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骨性安氏III类错畸形(俗称“地包天”),其矫治原理是通过重力的牵引,影响颅面骨缝的改建,刺激上颌骨矢状与垂直向生长,从而达到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III类错合的目的。前牵引矫治器包括口内固位部分和口外施力部分。目前临床上前牵引矫治器的口内固位装置主要采用粘结基托式和固定舌弓式矫治器(如图1所示):其中,固定舌弓矫治器借助带环固定于上颌第一磨牙上,固位较好,患者异物感不明显,不影响进食,发音等功能,但该矫治器的设计缺陷在于:(1)该矫治器依靠带环固定于上颌第一磨牙上,前方牵引时,矫治力的反作用力易造成上颌磨牙的伸长,上牙弓的狭窄而致后牙段反。(2)加重上颌牙弓中段的拥挤错位及上前牙的唇倾。(3)上颌磨牙的伸长可致患者面下三分之一高度的增加,及因此不利于骨性安氏III类错(尤其是高角开倾向患者)上下颌骨矢状向上不调的矫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以解决现有口内矫治器存在的如上所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抗牙带环元件、支抗牙连接体元件、支架元件、牵引钩元件,支抗牙带环元件分别与支抗牙连接体元件和支架元件及牵引钩元件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的口内固位支架,在保留了现有固定舌弓矫治器全部优点的同时,并在以下方面克服了固定舌弓矫治器的不足:
(1)将上颌牙弓中段连成一个整体,使矫形力更易传达到上颌骨上,同时,克服其反作用力造成的上牙弓狭窄及磨牙的伸长。
(2)固定支架离开腭粘膜约1mm,舌肌的力量可有效压低上颌磨牙,更适应于高角开倾向的骨性安氏III类错患者的早期矫治。
(3)增加了固位体数目,矫治器不易松动脱落。
(4)增加了支抗牙的数目,对替牙期的牙冠短小的患儿更为适用。
本实用新型能使矫治力能更好的作用于上颌骨的同时避免其反作用力造成的上牙弓狭窄及磨牙的伸长。起到将前方牵引力传递到上颌骨上并刺激上颌在矢状向及垂直向上的生长,达到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III类错合的目的,以利于矫治力能更好的作用于上颌骨的同时避免其反作用力对上牙弓的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轻便灵巧,操作简单,使用性强,为骨性安氏III类错的早期矫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固定舌弓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钩元件焊接在带环颊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抗牙带环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钩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患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现有固定舌弓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是在上颌第一磨牙及第一前磨牙或第二乳磨牙上装配光面带环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抗牙带环元件1、支抗牙连接体元件2、支架元件3、牵引钩元件4,支抗牙带环元件1分别与支抗牙连接体元件2和支架元件3及牵引钩元件4焊接在一起。
使用时,支抗牙带环元件1按要求在患者口内试合后,取模,并将带环翻制在阴模内,灌注石膏模型。支抗牙带环元件可使用工厂制作的预成带环,有不同型号,按需要选用。也可有技工个别制作,要求带环与牙齿的解剖形态一致,与牙面密合,固位好,切缘与缘不得妨碍咬合,龈缘处不得刺激牙龈组织。
在石膏模型上用1.2mm粗不锈钢丝制作支抗牙连接体元件2,支抗牙连接体元件2的端点(a、b)与支抗牙带环元件1接触面的间隙≤0.5mm,以便于焊金流入,便于焊接。
如图6所示:在石膏模型上用1.2mm粗不锈钢丝制作支架元件3,支架元件3端点(c、d)与支抗牙带环元件1接触面的间隙≤0.5mm,以便于焊接。在模型上将支架3与支抗牙带环元件1舌面、支抗牙连接体2焊接在一起,并在腭中缝处将对置的支架3的侧边焊接成一整体。
如图3和图5所示,在石膏模型上用1.0mm粗不锈钢丝制作牵引钩元件4,牵引钩延伸至尖牙近中或远中。将牵引钩元件4于(e、f)处与带环颊侧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新霞,未经毛新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4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