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车装车块煤防破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4388.5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祁;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玉祁 | 
| 主分类号: | B65G69/16 | 分类号: | B65G69/16;B65G67/06;B65G6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2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车 装车 块煤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车块煤装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火车装车块煤装置由煤仓装车皮带、缓冲仓、称重仓、液压闸门、固定料筒等构成,煤仓装车皮带设置在缓冲仓的上部,称重仓连接在缓冲仓的下部并在其之间设置有液压闸门,固定料筒设置在称重仓的下端并在其之间设置有液压闸门,固定料筒下部连接有伸缩料筒,通过伸缩料筒向火车车皮内装入煤炭。准备装车时,液压闸门关闭,煤仓装车皮带开启,块煤连续进入缓冲仓直至该品种装车完毕。开始装车时,液压闸门开启,块煤进入称重仓,当达到所需列车车皮标重重量时,液压闸门关闭;列车车皮达到装车位置时,伸缩料筒下降至列车车皮内,液压闸门开启,块煤快速下落至车皮内。当块煤堆积至称重仓内时,块煤仅能随车皮移动才能下落至车皮内,而车皮在此过程中匀速行驶不停,直至车尾拉起可移动桶,如此反复直到整列车皮结束。列车车皮装煤完毕后,需要用平车器对车皮内的煤炭进行平整,使煤炭上表面堆积平整均匀利于运输。由于块煤是由煤仓装车皮带装入缓冲仓,块煤下落有一定高度,造成块煤下落冲击破碎,块煤限下率增高,影响煤炭质量,有时还会造成质量经济纠纷。另外,由于装车与平整是由两套装置完成,操作复杂、效率较低,浪费时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块煤破碎,集装煤与平整为一体的火车装车块煤防破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料斗、煤仓装车皮带、楼板、移动机构、固定筒、伸缩筒,下料斗固定在楼板上部,固定筒固定设置在楼板下端,在下料斗的上边设置有煤仓装车皮带,在固定筒的下部套有伸缩筒,在固定筒的两边固定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活动端头与伸缩筒相连接,在固定筒内部设置有螺旋溜槽。
为了防止下料斗发生堵塞现象,在下料斗内设置有防堵传感器。
为了及时了解固定筒内的煤位情况,在固定筒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超声波煤位计。
由于在固定筒内部设置有螺旋溜槽,块煤可以沿螺旋溜槽缓慢地落入到车皮内,有效防止块煤装车破碎;由于伸缩筒由液压推杆连接控制,在装车的同时可完成平整,集装煤与平整为一体,具有装车操作方便、效率较高、防止破碎、省工省时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料斗1、煤仓装车皮带3、楼板4、移动机构5、固定筒7、伸缩筒10,下料斗1固定在楼板4上部,固定筒7固定设置在楼板4下端,下料斗与固定筒位置相对应,在下料斗1的上边设置有煤仓装车皮带3。在固定筒7的下部套有伸缩筒10,在固定筒7的两边固定设置有液压推杆8,液压推杆8的底座固定在楼板上,液压推杆8的活动端头与伸缩筒10相连接,液压推杆带动伸缩筒可以上下移动。在固定筒7内部设置有螺旋溜槽9,下料斗1内的块煤可以沿螺旋溜槽9缓慢地落入到车皮内。为了防止下料斗发生堵塞现象,在下料斗1内设置有防堵传感器2,及时对堵塞情况进行报警处理。为了及时了解固定筒内的煤位情况并设置装车煤位,在固定筒7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超声波煤位计6。
开始装车时,将车皮13牵引到轨道衡12上,由液压推杆8带动伸缩筒10下降至车皮13内,打开全部出仓闸门,开动煤仓装车皮带3进行装车,当车皮内部煤位装满至可伸缩桶内,煤位上升至超声波煤位计6设定位置时,上提伸缩筒至车皮煤炭平车位,开始调速运行走车,当称重传感器11达到设定量的90%时,降低煤仓装车皮带3速度,当称重数量达到设定量的100%时,停止煤仓装车皮带,提起伸缩筒行车至下一节车厢装车,依次进入下一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玉祁,未经罗玉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4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菜深加工切片机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稀相输送自动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