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理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3862.2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光;周金亮;李绍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玉明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理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为提高茶叶外观质量,通过加热、振动使茶叶成形的理条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茶叶理条机结构,通常包括机架、锅架、锅体、热源装置和传动机构等,锅体嵌置在锅架内,由多条横断面为异形“U”型的锅槽构成,锅体下方的腔内设置电热管式热源装置。作业时,传动机构带动整个锅体作直线往复运动,使锅槽内的茶叶在受热、定向翻抛过程中逐渐理条成形。但是,这种结构的理条机存在如下问题:1、电热管或电热盘距离锅体底壁间隙大,热效率低。2、支撑锅体的滑套浸在油槽内,采用润滑油辅助运动,槽油易飞溅、受热挥发,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影响茶叶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茶叶理条机,该机具有热效率高,以及茶叶不会受油类污染的特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这种茶叶理条机的结构,包括机架、锅架、锅体、热源装置和传动机构,锅体嵌置在锅架内,由多条横断面为异形“U”型的锅槽构成,锅体一侧设有出茶门,锅体由若干只滑套支撑设置在滑杆上,其特征是:所述热源装置为电热板,电热板的形状与锅槽底壁形状相匹配,紧贴式安装在锅槽的底壁上;联接电热板的导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两个固定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大于静态安装距离加锅体一个往复运动的行程。
如上所述的茶叶理条机,其特征是:所述导线在锅体上的固定点与出茶门同侧,所述导线长度等于静态安装距离、锅体一个往复运动的行程和出茶门的开门距离。
如上所述的茶叶理条机,其特征是:所述滑套由无油轴承和轴承套两部分构成,无油轴承套设在滑杆上。
有益效果:采用电热板为热源装置,并使电热板紧贴式安装在锅槽底壁,克服了现有机械采用电热管或电热盘为热源装置,电热管或电热盘与锅槽底壁存在间隙大,热效率低的缺陷。设置电热板时采用两端固定式结构安装导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让进板接线端与锅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一起作往复运动,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用轴承套和无油轴承组合替代滑套后,不但消除了润滑油飞溅、挥发现象,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而且锅体运动更加平稳,还提高了抗辐射热量和传导热量影响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锅槽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了一个无油轴承所在位置的结构。
图中:耳片端部1,耳片2,锅槽3,喉箍4,电热板5,机架6,滑杆座7,滑杆8,无油轴承9,轴承套10,锅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并结合图2。所述热源装置采用电热板5,电热板5的形状与锅槽3的底壁形状相匹配,紧贴式安装在锅槽3的底壁上。安装时,喉箍4剪开,并将剪开的两端折成钩状。每块电热板5用喉箍4和耳片2固定,数量加视情而定,耳片端部1固焊在锅槽3上部的外壁上,耳片2的另一端与喉箍4的弯钩连接,最后调节喉箍4上的螺丝紧固。
联接电热板5的导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6上,两个固定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大于静态安装距离加锅体一个往复运动的行程。当所述导线在锅体上的固定点与出茶门同侧时,上述导线长度等于静态安装距离、锅体一个往复运动的行程和出茶门开门距离的总和。
参见图2。该机总的结构包括机架6、锅架11、锅体、热源装置和传动机构,锅体嵌置在锅架11内,由多条横断面为异形“U”型的锅槽3构成,出茶门可视情设置在锅体的一侧。锅架11及其锅体由四只带无油轴承9的轴承套10,支撑设置在机架6上的滑杆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玉明,未经程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