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蚁电子监控自动施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3573.2 | 申请日: | 2010-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殷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建强 |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蚁 电子 监控 自动 施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蚁施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白蚁电子监控自动施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一些白蚁施药装置,施药灵敏度低,施药速度慢,不能及时有效报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白蚁电子监控自动施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一些白蚁施药装置,施药灵敏度低,施药速度慢,不能及时有效报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张力击发装置,张力击发装置包括侧板架、主钢丝弓、与主钢丝弓匹配的触发钢丝弓和诱饵木块,侧板架的上部设有灭蚁药物包;所述主钢丝弓的中部与侧板架上的侧板固定且中部设有第一锁环,所述主钢丝弓的后端与侧板架上的侧板固定且该端设有第二锁环,所述主钢丝弓的前端设有钩头且该端设有第三锁环;所述触发钢丝弓的中部与侧板架上的侧板固定,所述触发钢丝弓的后端与侧板架上的侧板固定,所述触发钢丝弓的前端插于锁针末端的第四锁环内;在主钢丝弓锁定状态下,第二锁环与第三锁环叠合,锁针的顶端穿过第一锁环后,插于第二锁环与第三锁环内,触发钢丝弓的前端卡在侧板架的诱饵木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施药灵敏度高,施药速度快,能及时有效的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板上的主钢丝弓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板上的主钢丝弓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无诱饵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5。外壳5内设有张力击发装置,该张力击发装置包括侧板架、主钢丝弓9、与主钢丝弓匹配的触发钢丝弓13和诱饵木块11,侧板架的上部设有灭蚁药物包2。所述主钢丝弓的中部19与侧板架上的侧板3固定且中部设有第一锁环18。所述主钢丝弓的后端16与侧板架上的侧板3固定且该端设有第二锁环22。所述主钢丝弓的前端设有钩头17且该端设有第三锁环24。所述触发钢丝弓的中部14与侧板架上的侧板3固定,所述触发钢丝弓的后端15与侧板架上的侧板3固定。所述触发钢丝弓的前端20穿过第一锁环18后,插于锁针10末端的第四锁环21内。
在主钢丝弓9锁定状态下,第二锁环22与第三锁环24叠合,锁针10的顶端插于第二锁环22与第三锁环24内,触发钢丝弓的前端20卡在侧板3的诱饵木块11上。
在诱饵木块11被白蚁咬掉后,触发钢丝弓13弹开,带动锁针10从第二锁环22与第三锁环24内退出,从而使主钢丝弓9弹开,主钢丝弓9钩头17弹到灭蚁药物包2上,并钩破灭蚁药物包2,使灭蚁药物包2的药物释放,对白蚁灭杀。触发钢丝弓13弹开的过程中,启动侧板3上的报警触发开关12,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侧板架还包括加固侧板3的边板7。张力击发装置还包括底座4、顶盘8、盖于顶盘8上的盖板1,底座4和顶盘8分别与侧板架的底部和上部固定。侧板架上部有下凹结构23,灭蚁药物包2置于该下凹结构3内。外壳5上设有白蚁进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建强,未经殷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面机
- 下一篇:一种金钱龟生态室内养殖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