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3497.5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亮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电动 摩托车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或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车、摩托车已成为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最常用的代步工具,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摩托车具有经济、快速、骑行方便,便于停放等优点,为了春、夏、秋天骑车出行时雨天防雨淋,晴天防太阳光的暴晒,冬天骑车出行防寒风的侵袭,人们设计出了品种繁多的防护用品,车辆遮阳罩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目前的车辆遮阳罩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一是遮阳罩的前部是一种固定式结构(拆装很困难),在下雨、下雪、风尘暴等天气,雨雪风尘等物质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交通事故;二是固定式的遮阳罩在炎热的季节不利于通风,使驾驶员备受热浪的煎熬;三是固定式的遮阳罩有时又给存放及不需要遮阳罩时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窗可开启、遮阳罩支架可折叠的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在电动/摩托车的前后部连接有两根遮阳罩支架,在两根遮阳罩支架之间设置有遮阳罩,所述的遮阳罩支架为折叠式,遮阳罩支架与电动/摩托车的前后部通过快卸接头连接,在遮阳罩的前部开设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可支起的透明膜或可卷起的透明膜。
上述的遮阳罩支架为折叠式:是每根遮阳罩支架有两段以上的分支架组成,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U型体的框架上;或在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并在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端部对应设置有单向限位块。
上述的快卸接头包括在每根遮阳罩支架与车辆插接的分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及设置在电动/摩托车的前后部的锁块,所述的分支架插入锁块上的孔内,并用定位销插在所述的分支架的定位孔内,在锁块内设置有定位销复位弹簧。
上述的可支起的透明膜是:透明膜的上边与遮阳罩连接,透明膜的另外的三个边上设置有硬化包边及与可粘接在窗口上的魔术贴,透明膜的下边的两角上分别与两根支杆的一端连接,支杆的另一端可与窗口下侧或下侧两角上的插筒插接。
上述的可卷起的透明膜是:透明膜的上边与遮阳罩连接,透明膜的另外的三个边上设置有硬化包边及与可粘接在窗口上的魔术贴,透明膜的下边上设置有可连接到窗口上边的卷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遮阳罩支架为折叠式,不用时可快速拆下并折叠存放,使用时可快速安装;
2、本实用新型在遮阳罩的前部设置有窗口(视窗),在窗口上设置有透明膜,当能见度低时,可两用支杆透明膜或利用卷轴卷起透明膜,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开阔、出行安全,同时在炎热的季节也为驾驶员的正面引入凉风;
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适宜在电动车、摩托车等类似车辆上装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口上的透明膜支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口上的透明膜卷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罩支架折叠处的形式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罩支架折叠处的形式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快卸接头的连接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在电动/摩托车1的前后部2、3连接有两根遮阳罩支架,在两根遮阳罩支架之间设置有遮阳罩50,所述的遮阳罩支架为折叠式,遮阳罩支架与电动/摩托车1的前后部通过快卸接头10连接,在遮阳罩的前部开设有窗口40,窗口40上设置有可支起的透明膜42或可卷起的透明膜43。
上述的遮阳罩支架为折叠式:是每根遮阳罩支架有四段分支架20组成,相邻的两个分支架20的端部通过铰接轴32铰接在U型体的框架31上;或在相邻的两个分支架20的端部通过铰接轴32铰接,并在相邻的两个分支架20的端部对应设置有单向限位块201。
上述的快卸接头10包括在每根遮阳罩支架与车辆1插接的分支架20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及设置在电动/摩托车的前后部2、3的锁块11,所述的分支架20插入锁块11上的孔内,并用定位销12插在所述的分支架20的定位孔内,在锁块11内设置有定位销复位弹簧14,在锁块11外的定位销上设置有拉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亮,未经李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压补油功能的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客车气瓶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