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多工位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3043.8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开来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2;G06K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卡 写入 装置 多工位 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多工位轮盘。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需求的数量也快速地增长,因而对智能卡的生产速度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智能卡芯片上的信息写入主要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通常将多个智能卡读写器安装于一个轮盘上,通过轮盘的转动,在送卡的同时实现在轮盘上其智能卡的信息写入,从而提高生产速度。然而,目前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轮盘,为了在轮盘用于非接触式时多个卡之间不会产生信号干扰,智能卡读写器的智能卡安装平面一般设于轮盘外周其相应安装点的切线或接近切线方向,这就使得轮盘上智能卡读写器的安装个数有限,因此智能卡的加工速度还是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接触式的智能卡信息写入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多工位轮盘,该轮盘的加工工位可达到32个,大大提高了智能卡的制作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多工位轮盘,垂直设于智能卡写入装置中送卡导轨所在的平面上,包括安装轮盘和设于安装轮盘外圆周的多个智能卡读写器,各智能卡读写器的智能卡安装平面与安装轮盘外圆周上相应安装点处的切线面成角度设置,送卡导轨向任一智能卡读写器送卡时,其智能卡安装平面与送卡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安装轮盘包括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上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智能卡读写器的安装点,对应的两个安装点之间形成一个工位;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的中心处通过轮盘芯轴连接,第一轮盘外侧依次设有同步轮垫套和同步轮,安装轮盘通过轮盘芯轴和同步轮外接其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的外周分别为齿状结构,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上的安装点分别设于齿状结构上。
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结构有相异或相同;
当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结构相异时,第一轮盘外周每两个齿状结构为一个安装点,第二轮盘外周每一个齿状结构为一个安装点;
当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结构相同时,其外周每两个齿状结构为一个安装点(适应一卡双芯)。
综合诸多因素,所述工位的个数为16~64个。
所述智能卡安装平面与安装轮盘外圆周上相应安装点处的切线面之间的安装夹角为10~15°。
所述智能卡读写器包括读写块和智能卡固定机构,所述智能卡固定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轮盘托卡、尼龙垫板、轮盘托卡盖板和尼龙板托块,尼龙垫板和轮盘托卡盖板之间为智能卡放置空间;所述读写块设于尼龙垫板下方,读写块两侧分别为轮盘托卡,读写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压针板、触针电路板、触针固定块和触针,触针固定块一端设有触针定位块,压针板通过滑轨滑块组件设于第一轮盘或第二轮盘上。将智能卡送入尼龙垫板和轮盘托卡盖板之间的空间并固定后,读写块中压针板和触针定位块结合,压紧触针使其与智能卡的芯片相接,触针电路板通过触针对智能卡进行信息写入。
上述多工位轮盘结构可用于单芯片智能卡的信息写入,也可用于双芯片智能卡的信息写入。当多工位轮盘用于单芯片智能卡的信息写入时,其安装轮盘中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结构相异,各智能卡读写器中读写块设于尼龙垫板靠近第一轮盘的一端;当多工位轮盘用于双芯片智能卡的信息写入时,其安装轮盘中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结构相同,尼龙垫板两端分别设有读写块。
本用于智能卡写入装置的多工位轮盘使用时,将各智能卡读写器固定于安装轮盘各工位上,位于送卡导轨一端的发卡槽不断逐张送出智能卡,同时多工位轮盘不断旋转,智能卡被逐张送入位于安装轮盘外周的智能卡读写器后,在多工位轮盘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信息写入,最后从送卡导轨的另一端送出,同时发卡槽从送卡导轨一端送入新的智能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开来,未经王开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数控滚压成型机
- 下一篇:锥形管自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