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房用换热器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3012.2 | 申请日: | 2010-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方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方彪 |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3/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 地址: | 3640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烤房用 换热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应用于烤烟等烘烤作业的烤房,特别是指一种烤房用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烤房中使用的烘烤设备是由复数个散热管构成的换热器,供热炉通过其中一个散热管将热风输送至换热器中。该换热器主要是复数个横向设置的散热管再通过纵向连接管将相邻的散热管进行连接,以构成一回转的热风通道,热风经过各散热管后从顶部的出风口流出,热风在经过各散热管时会将热量散发至烤房中,以对烤房中的物品进行烘烤。为令散热管中热量较多的散出,则需要加设散热管的数量,即加长热风经过的路径,但是由于烤房体积有限,如果在有限的散热管数量的前提下确保散热管的散热效率便是业者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换热器散热效率的烤房用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烤房用换热器的改良结构,该换热器由复数个横向设置的散热管与纵向连接管构成,各横向散热管纵向排布,相邻散热管由纵向连接管连通;其中:各纵向连接管的管径小于横向散热管的管径。
所述换热器是设置为前后两列的散热管,各列散热管又呈纵向排布有三支散热管,其中位于下方的两散热管后部由一横管连通,该横管的下方连通供热炉;下散热管与中散热管的前部由一连接管连通,而中散热管与上散热管的后部由另一连接管连通;前后两上散热管的前部再由一横管连通,该横管的中部上方再连接一出风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各纵向连接管的管径小于横向散热管的管径,则热风在其中一散热管向另一散热管流动时,受纵向连接管管径缩小的变化,热风流速会减缓,以令热风在横向各散热管中滞留的时间加长,保证散热管中热风热量的充分散出,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烤房用换热器,其由复数个横向设置的散热管1与纵向连接管2构成,各横向散热管1呈纵向排布,该实施例中,是设置为前后两列的散热管1,各列散热管1又呈纵向排布有三支散热管11、12、13,其中位于下方的两散热管11的后部由一横管3连通,该横管3的下方连通供热炉4;下散热管11与中散热管12的前部由一连接管21连通,而中散热管12与上散热管13的后部由另一连接管22连通;前后两上散热管13的前部再由一横管3’连通,该横管3’的中部上方再连接一出风管5,如此便形成一具有回旋热风通道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各纵向连接管2的管径小于横向散热管1的管径,则热风在其中下散热管11向中散热管12中及中散热管12向上散热管13中流动时,受纵向连接管21、22管径缩小的变化,热风流速会减缓,以令热风在横向各散热管中滞留的时间加长,保证散热管中热风热量的充分散出,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方彪,未经郑方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