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电压安全免维护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2479.5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利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31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安全 维护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灯,能在较宽乃至超宽电压区可靠工作,性能安全,造价低廉,较少维护乃至不需维护,属于节能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绿色照明工程正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逐渐普及,但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角,节能灯自身尚存在一些困扰生产厂家和用户的技术难题,例如对供电电压要求较为苛刻,只有在较窄范围内的供电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供电电压过低则无法点亮灯管,供电电压过高又很容易损伤节能灯,使其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申请号为01258577.7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宽电压输入低压电子节能灯,其采用高频振荡平衡放大电路和电感线圈等来放宽节能灯对输入电压的限制,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仅适用于低压电源(例如电压范围仅为3V~36V)输入的电子节能灯,并不适用于其它供电电压较高的节能灯;而申请号为95110902.2和95111018.7的两项发明申请,已将电感镇流节能灯的有效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从198V~242V拓宽至下限为130V~180V,上限为260V,极大地扩展了电感镇流节能灯的适用范围。但对于100V~130V的超低欠压区、260V以上的高压区却无法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电子镇流节能灯(荧光灯)能够适应100V~130V的超低欠压区,这也是电子镇流节能灯相对于电感镇流节能灯的明显优点之一,但当其遇到高压乃至过压、尤其是超高过压的供电和冲击时,极易损坏,既不安全,频繁损坏也会给维护带来麻烦。现在市场上一些新型的电子镇流器,既能在超低欠压区点亮节能灯管,也能在超高过压区可靠地安全工作,比如带有过压过流保护的脉宽调制(PWM)电子镇流器,但其自身成本较高,难以在节能灯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我国现在有很多厂家生产电子镇流节能灯,其产品品种多,质量相差也大,如果按照功率因素与谐波含量分类,有高、中、低三种功率因素型与高、中、低三种谐波畸变型。在我国电网的特定条件下,其各自具有适用的范围和销售市场。其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也都很常见,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在此可以利用这些已有的节能灯,实质是保证选用合适的普通电子镇流器(非脉宽调制电子镇流器)及与之匹配的节能灯管,采用适当的辅助元件和处理方式,使组合形成的节能灯既能在超低欠压区可靠地点亮,又能在受到高电压乃至超高电压冲击时可靠地安全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其维护乃至使其免于维护,还要在成本价格上具备市场竞争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这样实现:在所选用的电子镇流器的电源输入测跨接一电源调节器,该电源调节器的任务是对供给电子镇流器的电能进行调节,把过压和超高过压限制在所选电子镇流器与灯管的可靠安全工作的范围内。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在宽电压区可靠工作的节能灯,包括选用的电子镇流器、与之匹配的节能灯管,其中所述灯管的两端与电子镇流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调节器,其后端与所述电子镇流器相连接,其前端连接到所述节能灯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源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根据所述电子镇流器、节能灯管的功率综合确定;
优选地,还包括电器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宽电压区是指工频供电线路上100V~300V的电压区段;
优选地,所述电源调节器为从可控硅、电容器、自耦调压器、降压变压器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单元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调节器能够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对电能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节能灯为电子镇流节能灯。
优选地,所述节能灯与所述电源调节器的组合为一电源调节器对一灯,也可以是一电源调节器对多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电源调节器
2 电子镇流器
3 灯管
4 节能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节能灯4包括电源调节器1、电子镇流器2和灯管3,其中灯管3的两端与电子镇流器2相连接,电子镇流器2与电源调节器1的后端相连接,电源调节器1的前端连接到该节能灯4的电压输入端,与用于控制该节能灯4的电源开关K一端相连接,电源开关K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线路。
节能灯4可以为电子镇流节能灯或其它种类的节能灯。
节能灯还可以包括专用的电器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利,未经王庆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与框体的组合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多风扇散热装置
- 下一篇:智能网络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