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接线盒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2409.X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方;陈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建方;陈乐群 |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1L31/05;H02N6/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由于太阳能具有以下优点:1、没有地域限制,可直接开发,且无须开采和运输;2、不会污染环境,是最清洁的能源;3、总量巨大,还有巨大的待开发空间。因此使得太阳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太阳能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太阳能的普及与应用。
光伏电池是将太阳光辐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单个硅晶体光伏电池能得到的最大电压约为0.6V,最大电流约为30mA/cm2。因此光伏电池很少单个使用,而是串联或并联起来,以获得所期望的电压或电流。光伏组件正是由多个光伏电池连接和封装而成的产品,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池方阵的基本单元。为了达到较高转换效率,光伏组件中的单体电池须具有相似的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电池裂纹或不匹配、内部连接失效、局部被遮光或弄脏等情况,导致一个或一组电池的特性与整体不谐调。失谐电池不但对组件输出没有贡献,而且会消耗其他电池产生的能量,导致局部过热。这种现象称为热斑效应。当组件被短路时,内部功率消耗最大,热斑效应也最严重。现有技术下,解决热斑效应问题的通常做法是在组件上加装旁路二极管。通常情况下,旁路二极管处于反偏压,不影响组件正常工作。当一个电池被遮挡时,其他电池促其反偏成为大电阻,此时二极管导通,总电池中超过被遮电池光生电流的部分被二极管分流,从而避免被遮电池过热损坏。光伏组件中一般不会给每个电池配一个旁路二极管,而是若干个电池为一组配一个,此时被遮挡电池只影响其所在电池组的发电能力。
因此,太阳能接线盒是太阳能组件组成系统的关键连接装置,接线盒的作用是防止太阳能组件局部被遮挡时产生热斑效果。如果接线盒损坏或连接不牢靠会导致接线盒无法正常工作,当太阳能组件局部被遮挡时,整个太阳能组件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被遮挡部分就会发出大量的热量,严重的会烧坏组件。特别地,由于接线盒要在被安装在太阳能组件上的状态下在户外被使用长达二十年或更长时间,所以接线盒损坏的可能性很高。为了保护太阳能接线盒内的电子线路,太阳能接线盒必须防水、防潮,现有技术下,通常采用方形密封结构对太阳能接线盒的四周进行密封,即在方形的壳体内设置方形的密封圈,但使用这种方式在不同环境中热胀冷缩后方形密结构的四周无法达到相同的涨缩比例,影响了密封效果,导致出现密封不良、接线盒中工作电路的进水或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较好的太阳能接线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它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本体内部的工作电路、正极导线连接装置、负极导线连接装置,所述的本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盖与下盖、复数个用于将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固定在一起的紧固装置,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一呈圆环形的密封圈,所述的本体通过所述的密封圈与外界气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与下盖呈圆形,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与下盖的结合处。
优选地,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的上盖或下盖的内部。
更优地,所述的上盖内形成有呈环形的上盖凸缘,所述的下盖内对应于所述的上盖凸缘形成有呈环形的下盖凸缘,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的上盖凸缘和下盖凸缘的结合处。
更优地,所述的上盖凸缘和下盖凸缘结合形成一位于所述的上盖与下盖内的密闭空间,所述的工作电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密闭空间内。
更优地,所述的上盖内形成有呈环形的上盖凸缘,所述的下盖内对应于所述的上盖凸缘形成有呈环形的下盖凹陷,所述的上盖凸缘、密封圈位于所述的下盖凹陷内,所述的密封圈位于所述的上盖凸缘与下盖凹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凸缘内套设有一呈环形的内衬套,所述的内衬套的底部沿径向形成一底面,所述的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的上盖凸缘外表面,所述的内衬套的底面位于所述的密封圈的下方,所述的内衬套、上盖凸缘、密封圈位于所述的下盖凹陷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凸缘与所述的下盖凹陷结合形成一位于所述的上盖与下盖内的密闭空间,所述的工作电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密闭空间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本体呈方形,所述的紧固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的本体的角落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建方;陈乐群,未经许建方;陈乐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