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2302.5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0 | 分类号: | B66D1/50;B66C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卫宇;陆嘉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钢丝绳 机构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张紧机构需满足三项功能,一是抵抗小车加减速时所产生的惯性力,同时实现小车加速时的缓冲;二是在小车匀速运行时需抵抗钢丝绳的下绕力,实现钢丝绳张紧;三是在臂架仰起时根据钢丝绳受力情况适当补偿,使钢丝绳不致过度伸长。而上述功能的实现均有赖于对钢丝绳张紧机构进行良好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的控制装置,其能够根据起重机的运行工况对钢丝绳张紧机构进行控制,使钢丝绳始终保持张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的控制装置,该起重机包括小车和臂架,该张紧机构包括张紧卷筒、张紧电机和减速器,张紧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张紧卷筒的卷筒轴连接,驱动该张紧卷筒转动;其特点是,该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变频器、检测张紧电机的转速的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小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工况的第二检测元件、以及检测臂架的仰起角度的第三检测元件,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和第三检测元件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变频器与张紧电机连接,该PLC控制器根据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和第三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通过变频器控制张紧电机输出不同的转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按照小车和臂架的不同工况设定张紧电机不同的转矩输出,且响应速度快,可调性强,从而使起重机在运行时钢丝绳始终都能处于张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的控制装置是对一起重机钢丝绳张紧机构进行控制,其中,该起重机包括小车1和臂架2,该张紧机构包括张紧卷筒3、张紧电机4和减速器5,张紧电机4通过减速器5与张紧卷筒3的卷筒轴连接,驱动该张紧卷筒3转动。通过控制张紧卷筒3正转或反转,可以收紧或释放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6、变频器7、检测张紧电机4的转速的第一检测元件8、检测小车1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工况的第二检测元件9、以及检测臂架2的仰起角度的第三检测元件10。第一检测元件8、第二检测元件9和第三检测元件10均与PLC控制器6的输入端连接,该PLC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变频器7与张紧电机4连接,该PLC控制器6根据第一检测元件8、第二检测元件9和第三检测元件10的检测信号,通过变频器7控制张紧电机4输出不同的转矩。
上述的小车1的运行工况分为4种:加速、匀速、减速和点动。PLC控制器6根据第二检测元件9的检测信号,如判断小车1处于加速过程中,则命令变频器7控制张紧电机4按照小车的速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动态线性输出转矩,使张紧电机4的输出转矩随小车速度的变大而逐渐减小;如判断小车1处于匀速行驶,则使张紧电机4输出恒定转矩;如判断小车1处于减速过程中,则命令变频器7控制张紧电机4按照小车的速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动态线性输出转矩,使张紧电机4的输出转矩随小车速度的变小逐渐变大;如判断小车1处于点动过程中,则PLC控制器6命令变频器7控制张紧电机4输出恒定转矩,且不随小车1同时启停,延时运行,直到一定时间内点动无动作。
PLC控制器6根据第三检测元件10的检测信号,如判断臂架2仰起时,则PLC控制器6通过变频器7控制张紧电机4同时输出转矩,按照臂架2的仰起角度,线性调节张紧电机4的转矩输出,通过采集臂架2的仰起角度信号,使张紧电机4的输出转矩随臂架仰起角度的变大而逐渐减小,始终保证钢丝绳在安全的许用力内,减少钢丝绳因拉伸造成的形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检测元件8为增量编码器,第二检测元件为小车的变频器,第三检测元件为绝对值编码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速度反馈实现了张紧电机4的速度闭环控制,控制精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刀具
- 下一篇:垃圾抓斗起重机自动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