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篷车车门专用电子施封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1703.9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宇;王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海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37/20;G06K19/07;G09F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篷车 车门 专用 电子 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施封锁,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篷车车门专用电子施封锁。
背景技术
机械拨盘式密码锁由于其简洁的机械结构与适合人们开锁习惯的密码输入方法以及快捷的开锁操作方式,特别是只需设置开锁密码,不需配备开锁钥匙,从而只需传递开锁密码即可实现异地开锁,同时多码盘的组合式密码设置,使其具有高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因而常用于铁路篷车车门的加固。
但现有铁路篷车车门采用传统的一次性金属杆式铅封。此类铅封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但存在以下不足:施封、破封、保管、登记等均为手工作业,差错率高;易破拆,防盗性、安全性差;所记载的标识只有可视的局别、施封站(或专用线)和封号,无法提供诸如施封时间、施封人等更多信息;检查只能由货运人员或货运检查人员逐车、逐个现场检查,无法实现检查的自动化、现代化。管理手段落后,作业效率低下;检查信息只能停留在作业班组或车站,无法及时将检测信息上传,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传统的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加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篷车车门专用电子施封锁,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铁路篷车车门采用传统的一次性金属杆式铅封存在的防盗性、安全性差,以及无法实现施封检查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铁路篷车车门专用电子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篷车车门专用电子施封锁包括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置于签封壳体内,所述签封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插套入机械拨盘式密码锁的锁杆端部。
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签封壳体上设有倒棘齿套装结构和拧断切口。
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包括天线和射频芯片,所述天线与射频芯片连接。
所述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包括锁杆、顶杆和密码拨盘;所述锁杆位于顶杆和密码拨盘上方,所述密码拨盘上设有伪齿结构。
所述锁杆为插销式单向止推锁杆。
所述电子施封锁的锁体为U字异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拨盘式密码锁,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以及两者的一体化结构设计,该施封锁锁杆穿过铁路篷车车门上的一对板式结构的锁耳将车门锁死,可重复使用的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实现“锁”的功能,一次性使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实现“封”的功能,只有破“封”才能开“锁”,一旦破“封”,该“封”便永久失效。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只需设置开锁密码,不需配备开锁钥匙,从而只需传递开锁密码即可异地开锁。RFID无线射频识别封签可一次性写入不可更改的局名、站名、车号、运单号等相关电子及可视信息,该信息可以通过手持式或基站式无线射频识别器写入和读出,从而实现铁路篷车运输流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铁路篷车运输货物的安全性和运输管理效率。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U字异型铸钢锁体、组合式密码拨盘及顶杆式密码设置机构、码盘伪齿结构、插销式单向止推锁杆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锁的安全性。同时,U字异型铸钢锁体,能防止列车运行时,锁体沿锁杆轴向转动,从而保证RFID射频识别标签能始终保持与车门平行,提高RFID射频识别标签读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及封装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现有的铁路篷车车门闭合处安装了一对板式结构的锁耳。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拨盘式密码锁的锁杆穿过篷车车门上的一对板式结构的锁耳将车门锁死。可重复使用的机械拨盘式密码锁实现“锁”的功能,一次性使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实现“封”的功能,只有破“封”才能开“锁”,一旦破“封”,该“封”便永久失效。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1-拨盘式密码锁,2-无线射频签封。
图2为密码锁结构示意图,3-U字异型铸钢锁体,4-合金钢锁杆,5-密码拨盘,6-密码设置顶杆。
图3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及封装套结构示意图,7-签封壳体,8-无线射频识别标签,9-签封壳体表面的可视信息,10-倒棘齿套装结构,11-拧断切口,12-天线,13-射频芯片。
本实用新型工作步骤为:密码设置、上锁、施封、解封、开锁等五步:
①密码设置:使用时,先将锁杆拔出,将密码设置顶杆向上顶,拨动密码拨盘可任意设置一个4位数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海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海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