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及其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1211.X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田化;黄国浩;孙吉栋;张洪春;赵玉亮;加里·品达;马修·钱默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88/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托盘 承载 系统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与集装箱的托盘承载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集装箱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集装箱本身的运输和装卸已经变的非常方便、快捷、标准化,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也要追求方便、快捷、标准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托盘化货物装卸已经被行业内认可和接受,并快速的发展起来。托盘化装卸货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是硬质货物,可以直接在托盘货物上堆码托盘。如果是软质货物或易碎货物,则不能直接堆码托盘,必须借助撑杆来支撑托盘,以避免上层托盘货物直接压在下层托盘货物上。图1为初期集装箱内高度固定的撑杆托盘承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底层托盘3放置在箱内地板12上,上层托盘3由撑杆23来支撑,撑杆23的两端固定在集装箱两边的侧板上。撑杆23的高度不可变化,导致超出一定高度范围的托盘货物无法装载,或者只能放置在地板12上,而托盘货物上方的巨大空间X就只能浪费了。后来经过市场的发展,在左右两侧板上安装竖直轨道,如图2a所示,撑杆23两端可沿着竖直轨道上下滑动和固定,这样撑杆23的高度就可以调节,但由于撑杆23两端固定在集装箱的左右两侧的侧板上,所以位于同一撑杆23上的左右两侧的托盘3的高度就必须相等,如图2b所示,如果放置在左右两托盘内的货物有较大的高度差,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引起装载空间X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该系统适合运载小于箱内高度范围的任意高度的托盘,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箱内空间,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包括:多根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两侧的侧板上的竖直轨道、多根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排布并设置在集装箱宽度方向中部的中间立柱以及多根设置在竖直轨道与中间立柱之间的撑杆,所述撑杆分别与中间立柱以及竖直轨道可活动连接以使撑杆可在中间立柱和竖直轨道上移动。
所述的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其中,相邻的中间立柱之间设置有增加中间立柱刚度的斜撑。
所述的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其中,中间立柱上设置有限位撑杆的限位孔,撑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孔配合的插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由顶板、地板、侧板以及前后端板围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承载系统。
所述的集装箱,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排布并设置在集装箱宽度方向中部的用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顶部的固定座,所述中间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座配合的锁止部。
所述的集装箱,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锁止部包括一设置有上、下翼板的C形插销座、一穿过上、下翼板并可锁止于所述通孔内的L形插销以及一套设在插销上的弹簧,插销的上部设置有防止其自身从上翼板掉出的第一挡止块,插销中部位于上、下翼板之间的部分固定有第二挡止块,所述弹簧位于第二挡止块与下翼板之间,所述插销座上设置有阻挡第二挡止块的第三挡止块。
所述的集装箱,其中,所述地板上设置有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沿伸并位于集装箱宽度方向中部的用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底部的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上设置有多个供所述中间立柱的底部插入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多根竖直轨道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两侧的侧板上,多根中间立柱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排布并设置在集装箱宽度方向中部,以及多根撑杆设置在竖直轨道与中间立柱之间,所述撑杆分别与中间立柱以及竖直轨道可活动连接以使撑杆可在中间立柱和竖直轨道上移动,因此撑杆不仅能在集装箱长度方向自由调节高度,而且还能在集装箱宽度方向自由调节高度,满足了集装箱运载不同高度的托盘货物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集装箱的箱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集装箱内高度固定的撑杆托盘承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集装箱内高度可变的撑杆托盘承载系统的集装箱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集装箱内高度可变的撑杆托盘承载系统的集装箱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承载系统安装在集装箱内的结构的集装箱侧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承载系统安装在集装箱内的结构的集装箱端视示意图;
图3c为图3b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d为图3b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4a安装本实用新型系统的集装箱装载托盘货物效果的集装箱侧视示意图;
图4b安装本实用新型系统的集装箱装载托盘货物效果的集装箱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