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盖球化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0898.5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锡;陈培忠;谭昌发;龚华林;冯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苏州市花锦铸造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1/00;C22C3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盖 球化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工艺中的铁水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球墨铸铁进行球化处理的铁水包。
背景技术
球化处理是球墨铸铁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采用何种球化处理工艺直接关系到球化质量的高低和稳定、工艺操作的繁简、设备投入的多少、球化成本的高低和作业环境的优劣。硅铁镁稀土合金冲入法球化处理工艺由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球铁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半个世纪来,冲入法球化工艺虽有不断的改进,如采用高径比大的专用球化包、包内球化室的改进、球化合金上覆盖铁屑和小钢板以及球化合金的改进等,但基本情况没有改变。与各种新的球化工艺相比其不足之处愈益显露,如包口敞开,空气中氧与铁液中镁反应不受限制,使球化元素大量烧损,不仅增加球化剂的消耗,还产生大量烟雾和镁光,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电炉倾倒铁液时由于落点的变化亦使球化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高质量球铁铸件生产的要求。纵观欧美发达国家,从80年代起开始逐步淘汰传统的“三明治”法(即敞口包冲入法)球化工艺,转而采用盖包法、喂丝法、转包法等先进的球化处理工艺,至90年代末,几乎很少再用敞口包冲入法进行球化处理。而国内的铸铁企业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仍大部分在用冲入法球化处理。
目前常用的球化处理工艺有:冲入法、盖包法、喂丝法、转包法、型内法、压入法等。采用何种球化工艺要根据企业铸件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熔化工艺和生产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为使铸造企业更好地选用合适的球化工艺,需对各种球化工艺优缺点作一对比,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苏州市花锦铸造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苏州市花锦铸造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塞棒
- 下一篇:用于定向凝固的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