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腰发热垫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0530.9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隆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隆皇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H05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安秀梅;陈俊斌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保暖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轻便、舒适贴身、温度可调节的护腰发热垫。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消费者抵御寒冷或者增强血液循环的需要,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发热保暖器具,比如腰部保暖器、手用保暖器、脚用保暖器或者颈肩部保暖器。
常用的护腰装置一般包括左、右搭件及扣件,不具有主动发热等功能,对人体腰部的保健保暖效果不够好。
改进的腰部发热保暖器具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0820163130.7号所揭示的护腰装置:一种保健保暖护腰装置。包括左、右搭件及扣件,还设置有透气袋、发热器和电池袋,所述的透气袋缝制固定在左、右搭件之间,在该透气袋中安放有发热器,电池袋则缝制固定在该护腰装置上。
该护腰装置需要置入若干电池以给发热器提供发热的电能,若干电池重量较大,因此该护腰装置需要附加设计肩带,由肩部背负整个护腰装置的重量。而且该种由肩带加腰带固定的方式,穿脱时,不仅得脱掉外套,同时还要拆解固定带和腰带。因此,对使用者而言使用该种护腰装置不轻便也不方便。
同时,该护腰装置的发热器布置在腰部中间位置,发热器对人体所作用的范围小,因为由电池组提供发热电源,能量有限,故需频繁更换电池的同时也难以提高发热器的功率。
另外,该种传统的护腰装置无法调控温度,因此在发热理疗的效果和舒适程度上还有待改进。
因此,亟待改进一种轻便舒适同时温度可调的护腰发热垫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便舒适、保暖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加热温度可调的护腰发热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一种护腰发热垫,包括发热体、设置在发热体两侧的腰带以及连接腰带的扣合装置。该发热体包括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之间由弹性装置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之间通过第三发热区连通为一体,整体为“8”字形。
弹性装置的具体方案可为:该弹性装置为两条从上下两侧连接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的松紧带。
为了使用舒适,该发热体的上下两面分别覆盖有织物层。
该发热体由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与外部供电电路连接。
该温度可调的实施方案为:供电电路包括可连通电源的电源线以及设置在电源线上的调控单元。该调控单元包括温度调节电路以及温度调节按钮。该温度调节按钮调整温度,温度由温度指示灯显示,该温度指示灯包括高温档指示灯、中温档指示灯和低温档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将发热体由分布在腰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组成,以扩大与人体接触的面积。弹性装置的设置在保证护腰发热垫扣紧腰部的同时用来随着不同使用者的腰围大小的自动调整,从而使护腰发热垫舒适的贴附在腰部,设计更保暖更符合人体工学,从而提高了护腰发热垫的加热保暖的理疗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各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带来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该扣合装置为分别缝制在左右腰带末端的两魔术贴,采用魔术贴不仅使用方便,贴上或者摘取即可而且可调节腰带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该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之间通过第三发热区连通为一体,进一步增加了发热体与腰部的发热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具有设置在电源线上的调控单元,该调控单元上设置状态指示灯、若干温度指示灯以及温度调节按钮,通过手动调节该温度调节按钮可改变发热温度,从而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保暖温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护腰发热垫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腰发热垫,包括发热体、弹性装置12、连接发热体的供电电路、左腰带21、右腰带22以及连接腰带的扣合装置。本例中,将发热体分成围在腰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发热区31和第二发热区32,以扩大与人体接触的面积。该第一发热区31和第二发热区32之间由弹性装置12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发热区31和第二发热区32之间通过第三发热区33连通为一体,以进一步增加发热体与腰部的发热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隆皇,未经张隆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