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洗液与漂洗液导流排放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020110382.0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本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本才 |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漂洗 导流 排放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清洗液与漂洗液导流排放的机构,适用于工业领域零部件自动清洗装置中对清洗液流和漂洗液流的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零部件自动清洗装置,是工业清洗领域普遍使用的典型设备,一般要求零部件清洗结束以后,启动零部件漂洗程序,以清除零部件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和少量杂质。在同一台装置里实施清洗作业和漂洗作业,就要求对清洗液流和漂洗液流进行控制。目前部分设备采用手动控制,容易造成误操作或者漏操作,部分装置采用电磁阀控制气缸完成自动控制,需要提供压缩空气源。大部分清洗装置采用导流片进行清洗液流和漂洗液流的控制,由于导流片的长度较大,中间刚度不足,密封不好,经常发生漂洗液流入清洗液池造成清洗液稀释的现象或者清洗液泄漏到漂洗液的排放管路而造成清洗液减少的现象,特别是清洗直径越大的装置,这种现象越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清洗液与漂洗液导流排放的机构,可以适用于任何种类的零部件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液体排放口(1)、导流板(2)、电动推杆(3)、导流板转动轴(6)、导流板配重(7)、漂洗液收集槽(8)和漂洗液排放口(9)组成导流排放机构,液体排放口(1)的底板设计为水平向下呈一定角度,漂洗液收集槽(8)设计在导流板(2)的下方并与漂洗液排放口(9)连接,导流板(2)可绕导流板转动轴(6)转动,电动推杆(3)可推动导流板(2)转动下降,也可拉动导流板(2)转动上升,在电动推杆(3)断电状态下,导流板配重(7)仍能保证液体排放口(1)与导流板(2)的密封。清洗作业时,电动推杆(3)推动导流板(2)转动下降,使导流板(2)底板上平面与液体排放口(1)底板的下平面密封,清洗液由液体排放口(1)并通过导流板(2)流回下面的清洗液池。漂洗作业时,电动推杆(3)拉动导流板(2)向上转动,使导流板(2)与液体排放口(1)的底板成一定角度,并在导流板(2)与液体排放口(1)底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漂洗液经导流板(2)阻挡后流入漂洗液收集槽(8),由漂洗液排放口(9)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装置排放的液体汇集到一个出口,并与本实用新型机构联 接,即可实现清洗液流和漂洗液流的自动控制,结构简单,导流控制可靠,既不会出现目前装置误操作或者漏操作的现象,也不会出现清洗液稀释或减少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洗液排放状态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漂洗液排放状态的原理图。
图中1.液体排放口,2.导流板,3.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安装铰座,5.电动推杆轴,6.导流板转动轴,7.导流板配重,8.漂洗液收集槽,9.漂洗液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清洗液排放时的状态。此时导流板(2)底板上平面与液体排放口(1)底板的下平面密封,并可以依靠导流板配重(7)保持密封的状态,清洗液流就可以顺利通过液体排放口(1)和导流板(2)返回导流板下面的清洗液池。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漂洗液排放时的状态。此时电动推杆(3)拉动导流板(2)绕导流板转动轴(6)转动,使导流板(2)与液体排放口(1)的底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漂洗液经导流板(2)阻挡后流入漂洗液收集槽(8),由漂洗液排放口(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本才,未经董本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高压旋转恒温容器清洗机
- 下一篇:谷物清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