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09462.4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爱燕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雨水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排放装置,具体涉及道路的雨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城乡道路雨水排放装置通常为现场砌筑方式,现场材料多,有粉尘扬沙等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而大部分立交桥没有雨水排放装置,下雨、雪时雨水、雪水沿着路的两侧直接流下来,造成辅路上雨雪水积存和影响立交桥侧面的设施。因此需要针对公路及立交桥道路情况,改进现有雨水排放装置,设计工厂化生产的预制雨水排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其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的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由复数个第一预制雨水口和第二预制雨水口相互衔接构成;该第一预制雨水口由第一预制构件(1)、第一预制梁(3)、第二预制梁(4)和雨水箅(5)组合而成;该第二预制雨水口由第二预制构件(2)、第一预制梁(3)、第二预制梁(4)和雨水箅(5)组合而成;
该第一预制构件(1)为上端具有开口且两端具有企口的预制混凝土槽;该混凝土槽两侧槽壁上缘具有向内侧凸出的凸缘(11);该混凝土槽内侧槽壁呈U形;
该第二预制构件(2)在第一预制构件的基础上,其背向路面一侧槽壁上设置排水口(21);
该第一预制梁(3)为横断面为直角形的预制混凝土梁;其长度与该第一、二预制构件的长度相同;
该第二预制梁(4)为横断面为直角形的预制混凝土梁,其长度与该第一、二预制构件的宽度相同;
该第一预制梁(3)放置于第一、二预制构件的槽壁上缘之上;该第二预制梁(4)放置于第一、二预制构件的两侧槽壁上缘之上,且与该第一预制梁相垂直;该雨水箅(5)放置于该第一预制梁和第二预制梁之上;
每隔数个第一预制雨水口设置一个第二预制雨水口,第二预制雨水口的数量根据当地降水量确定。
如上所述的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其中,该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的一端可具有凸起的插口(12),其另一端可具有凹陷的承口(13),该插口与承口的尺寸相互配合。
如上所述的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所述排水口(21)可开设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2)槽底和侧壁上,且其下缘低于该第二预制构件(2)槽底。
如上所述的立交桥用雨水排放装置,其中,该第一、二预制构件的槽壁上缘可具有凹槽(13),所述第一预制梁(3)底面可具有凸缘(31),且该凹槽(13)和凸缘(31)的尺寸相互配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道路用预制雨水口预制构件,其为上端具有开口的预制混凝土槽;该混凝土槽两侧槽壁上缘具有向内侧凸出的凸缘(11);该混凝土槽内侧槽壁呈U形;该预制雨水口的一端具有凸起的插口(12),其另一端均具有凹陷的承口(13),该插口与承口的尺寸相互配合。
如上所述的预制构件,还可包括在背向路面一侧槽壁上设置的排水口(21),该排水口(21)开设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2)槽底和侧壁上,且其下缘低于该第二预制构件(2)槽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雨水排放装置针对道路的环境和结构而设计,由预制雨水口组合而成,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运输、施工和维修,并可在现有道路上进行改建和安装,不仅能恰当地解决城市道路的排水问题,而且能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的目的。该设计以预制替代现浇,缩短工期;现场材料少,减少粉尘扬沙等排放,施工环保效益高;可进行循环使用,节省经济;同时外观效果与同等现浇构件要美观;进行雨水二次收集,可进行绿地灌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道路用雨水排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预制构件左视图。
图3为第一预制构件右视图。
图4为第二预制构件左视图。
图5为第二预制构件右视图。
图6为第一预制雨水口装配图。
图7为第二预制雨水口装配图。
图8为第一预制雨水口俯视图。
图9为预制梁布置图。
图10为图9沿A-A剖面图。
图11为图9沿B-B剖面图。
图12为图9沿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爱燕,未经马爱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旋转式楼体的建筑体
- 下一篇:转轮式空气制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