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预热的蒸汽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337.3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培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培振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蒸汽发生器,比如安装于蒸汽清洗机或是蒸汽熨斗用来产生蒸汽。
背景技术
由蒸汽清洗机是用来清洗的器具,蒸汽清洗机是利用内装的水箱透过泵浦抽取的动力,将水抽至一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使水因为加热沸腾产生的蒸汽送到设定出处,帮助加湿及高温杀菌而能清洗去污,不仅如此,蒸汽熨斗亦运用蒸汽发生器,利用喷出的蒸汽加速熨衣平整的效果。
现有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于一金属制成长柱形的本体60,本体60轴向贯穿设置一水道61,水道61一端是安装进水接头62,另一端安装蒸汽输出接头63,本体60内部相邻于水道61轴向安装一呈U形的发热管70,发热管70伸露出本体60的两自由端71,是电连接至电力,用以发热管70因供电而产生高温热度。
因此水经由进水接头62进入水道61,而发热管70经通电而产生高热,透过本体60传导热度以对水道61内的水加热,产生加热后的水送蒸汽输出接头63便是高温蒸汽。
但是这种结构的蒸汽发生器,由于本体60长度并不是无限增长,必须配合安装在蒸汽清洗机的空间,因此连带造成水道61长度有限,所以水停留在水道61的时间、行程,不足以加热到高温蒸汽状态,发生蒸汽输出接头63送出的是混合水份的蒸汽,是蒸汽不完整的不完全蒸汽,如此一来,利用蒸汽来帮助杀菌去污的效益将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前述的问题,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预热的蒸汽发生器,其主要是蒸汽发生器增设一预热管,让水进入水道之前,先行于预热管受热,再于水道二次受热,让水在本体有限的空间可产生较完全蒸汽。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可预热的蒸汽发生器,一本体轴向设置一水道,该水道一端安装一进水接头,另一端为一蒸汽输出接头,本体相邻该水道安装一用以发生热温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
于该本体外侧设置一预热管,该预热管具有两端,分别是一第一管端、一第二管端,该第一管端引导冷水进入该预热管先行预热,而该第二管端连接相通该进水接头,供预热水进入该水道再次受热。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本体增设一预热管,经由预热管先行引入冷水预热,预热的水再经由预热管,引导进入本体的水道二次受热而产生蒸汽,由于双次加热,所以使水受热足够,让不混水份的较完全蒸汽,其产生量的效能大幅被提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预热管,所以无须改变本体的体积或长度,在有限的空间内,透过预热管的预热设计,即足够稳定产生较完全蒸汽。
3、本实用新型的预热管接触本体外侧,可以作为阻隔外壳的隔热效果,将发热管的热度转嫁至预热管,让包覆在本体外侧的外壳或机壳有散热功能,避免外壳受热而容易损坏,增长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主机体的整体侧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现有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1预热管
11、111管身
12第一管端 13第二管端
20连通管 21主端
23副端
30外侧壁 32卡槽
40主机体 41内室
42外壳 43蒸汽出嘴
60主体 61水道
62进水接头 63蒸汽输出接头
70发热管 71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预热的蒸汽发生器,如图5所示,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大抵和以往相同,在一金属长柱形的本体60,于其轴向贯穿设置一水道61,水道61一端安装一进水接头62,另一端安装一蒸汽输出接头63,本体60内部相邻于水道61轴向安装一呈U形的发热管70,发热管70伸露出本体60的两自由端71,用来电连接至电力产生加温发热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如图1所示,在本体60安装一预热管10,并且透过一连通管20居间连接预热管10至水道61,让水先进入预热管10初次加热,再进入水道62再次受热以产生较完全效果的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培振,未经许培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粘着型发光二极管线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防风抑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