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铁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087.3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生;赵建立;白周义;冯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益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6 | 分类号: | C21C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12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铁炉。
背景技术
混铁炉是钢厂炼钢前一种铁水容器,起着均匀铁水成分,保持铁水温度的作用。现有的混铁炉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外层和内衬,外层为钢壳,内衬为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炉体,炉体在结构上包括有弧形炉顶、炉底、前壁、后壁以及两侧壁,炉体前、后壁的中部分别向内砌筑有前墙和后墙,炉体前壁上部向外设有出铁口,弧形炉顶由砖衬砌筑而成,炉顶上设有进铁口,在炉顶与前、后墙之间的钢壳上焊接有拱角钢板,拱角钢板对炉顶耐火材料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构成炉体的耐火材料砖衬长期承受1300℃左右的高温气流和渣液的冲刷和侵蚀,同时频繁承受出铁和进铁时炉体倾动的动负荷作用,因此在前、后墙上部以及与炉顶的结合部位,极易受到铁水铁渣的冲刷与侵蚀。尤其在炉顶与前后墙结合部位,由于受到炉顶上部高热气流向下的冲击作用,极易使结合部位呈暴露状态的拱角钢板受热软化变形,造成炉顶砖衬失去支撑力而松动脱落,而在前后墙已受损的情况下,此现象更为明显且极易造成炉顶坍塌,严重降低混铁炉使用寿命、使混铁炉不得不停炉维修,给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的混铁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混铁炉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外层和内衬,外层为钢壳,内衬为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炉体,炉体在结构上包括有弧形炉顶、炉底、前壁和后壁,炉体前、后壁的中部分别向内砌筑有前墙和后墙,炉体前壁上部向外设有出铁口,弧形炉顶由砖衬砌筑而成,炉顶上设有进铁口,在炉顶与前、后墙之间的钢壳上焊接有拱角钢板,在拱角钢板和炉顶之间设有拱角钢板保护层,拱角钢板保护层凸出炉顶弧面。
所述拱角钢板保护层由四层耐材砖体构成,该四层耐材砖体凸出炉顶弧面。
所述的拱角钢板保护层厚250-300毫米且凸出炉顶弧面100-140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仅需在砌筑炉体时在拱角钢板上方砌筑凸出炉顶弧面的保护层即可实现目的。由于拱角钢板上方设有保护层,因此炉顶上部的高热气流在向下通过拱角部位时不能直接烧到拱角钢板以致其软化变形,使拱角钢板能够有效保持对炉顶砖衬的支撑作用。同时拱角钢板保护层能够阻挡高热气流向下冲蚀前、后墙体,对前、后墙也起到了保护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混铁炉整体寿命可由原来的1年延长至2.5年以上。
2.拱角钢板保护层由四层耐材砖体构成,该四层耐材砖体凸出炉顶弧面,这样的设置便于砌筑的同时能够有效对拱角钢板起到保护的作用。
3.拱角钢板保护层厚250-300毫米且凸出炉顶弧面100-140毫米,既不过多耗费材料,又能有效地起到保护拱角钢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铁炉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外层和内衬,外层为钢壳1,内衬为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炉体,炉体在结构上包括有弧形炉顶5A、炉底5B、前壁5C和后壁5D,炉体前后壁5C、5D的中部分别向内砌筑有前墙3和后墙4,炉体前壁5C上部向外设有出铁口2,弧形炉顶5A由砖衬砌筑而成,炉顶5A上设有进铁口6,在炉顶5A与前、后墙3、4之间的钢壳1上焊接有拱角钢板7。拱角钢板7前端以混浇材料作密封处理。
在拱角钢板7和炉顶5A之间设有拱角钢板保护层8,拱角钢板保护层8由四层耐材砖体构成,该四层耐材砖体总厚度为250-300毫米且凸出炉顶5A的弧面5A′100-140毫米。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拱角钢板7上方设有保护层8,因此炉顶5A上部的高热气流在向下通过拱角部位时不能直接烧到拱角钢板7以致其软化变形,使拱角钢板7能够有效保持对炉顶5A的支撑作用。同时拱角钢板保护层8能够阻挡高热气流向下冲蚀前、后墙3、4,对前、后墙3、4也起到了保护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混铁炉整体寿命可由原来的1年延长至2.5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益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益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固梁模板的夹具
- 下一篇:带翻转装置的双向输送圆管型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