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的离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067.6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志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膜 滤膜 反渗透 脱除 成孔剂 添加剂 离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装置,特别是一种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的离心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生产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时大都采用溶剂萃取或淋洗的方法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但溶剂萃取或淋洗的方法成本高、成孔剂及添加剂回收困难且造成排放及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生产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时采用溶剂萃取或淋洗的方法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方法成本高、成孔剂及添加剂回收困难且造成排放及污染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的离心装置,通过离心筒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置于网眼离心筒内或缠绕在离心缠绕筒外的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的成孔剂及添加剂脱除,被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收集到回收溶剂槽中。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的离心装置,包括壳体、网眼离心滚筒、离心缠绕滚筒、离心筒主轴、回收溶剂槽、传动皮带、固定连接结构和电机。其中网眼离心滚筒及离心缠绕滚筒通过离心筒主轴将其置于机壳中心位置,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离心筒主轴及网眼离心滚筒、离心缠绕滚筒转动,通过离心筒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置于网眼离心筒内或缠绕在离心缠绕筒外的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的成孔剂及添加剂脱除,被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穿过网眼离心滚筒喷洒在宽于网眼离心滚筒宽度的机壳内侧,通过重力自动流入回收溶剂槽,实现脱除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成孔剂及添加剂及回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均匀施加在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上的离心力,将置于网眼离心筒内或缠绕在离心缠绕筒外的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的成孔剂及添加剂脱除,实现节能、高效脱除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成孔剂及添加剂及回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图
图中:1-壳体,2-网眼离心滚筒,3-中空管状超滤膜,4-离心缠绕滚筒,5-离心筒主轴,6-回收溶剂槽,7-回收溶剂,8-传动皮带,9-固定连接结构,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的离心装置,包括壳体1、网眼离心滚筒2、离心缠绕滚筒4、离心筒主轴5、回收溶剂槽6、传动皮带8、固定连接结构9和电机10。其中网眼离心滚筒及离心缠绕滚筒通过离心筒主轴将其置于机壳中心位置,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离心筒主轴及网眼离心滚筒、离心缠绕滚筒转动,通过离心筒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置于网眼离心筒内或缠绕在离心缠绕筒外的超 滤膜、微滤膜3及反渗透膜中的成孔剂及添加剂脱除,被脱除成孔剂及添加剂穿过网眼离心滚筒喷洒在宽于网眼离心滚筒宽度的机壳内侧,通过重力自动流入回收溶剂槽,实现脱除超滤膜、微滤膜及反渗透膜中成孔剂及添加剂及回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志,未经张洪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