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凝固胶水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002.1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丁登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47/42 | 分类号: | B65D47/42;B65D85/00;B43M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固 胶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凝固胶水瓶。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一种防凝固胶水瓶,是在瓶体内部置入塑料植物或小动物等小物件,其不足之处是只能防止瓶内的胶水凝固,而不能有效解决胶水经过瓶嘴后的凝固、堵塞瓶口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能有效解决胶水经过瓶嘴后凝固、堵塞瓶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防止胶水经过瓶嘴后凝固、堵塞瓶口的防凝固胶水瓶。
防凝固胶水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嘴处设有防凝固装置,所述的防凝固装置包括安放在瓶嘴、内设滚珠的球形腔囊,所述的腔囊的底面设有允许胶水流出的通孔,所述的腔囊的顶部设有防止滚珠滑出的弧形挡板;所述的滚珠包括大滚珠和位于所述的大滚珠和所述的腔囊底面之间的小滚珠,所述的大滚珠的顶端高于所述的弧形挡板、形成外露于腔囊的外露部,所述的大滚珠与所述的弧形挡板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每一个通孔必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小滚珠,所述的小滚珠陷落于所述的通孔上时、通孔处于封闭状态,所述的小滚珠脱离所述的通孔时、通孔处于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使用胶水时,将瓶体倒转,大滚珠与弧形挡板接触,大滚珠的外露部与纸面接触,小滚珠脱离其对应的通孔,胶水流出;若粘附在大滚球及小滚球表面的少量胶水发生凝固,只需转动大、小滚珠,使他们相对滚动即可消除滚珠之间的粘连。使用完后瓶体正立,小滚珠下落堵住通孔,以防止通孔处的胶水凝固,并阻止空气进入瓶体内部与胶水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果简单,易于制造,防胶水凝固效果好。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防凝固胶水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的瓶嘴处设有防凝固装置,所述的防凝固装置包括安放在瓶嘴、内设滚珠的球形腔囊3,所述的腔囊3的底面设有允许胶水流出的通孔4,所述的腔囊3的顶部设有防止滚珠滑出的弧形挡板5;所述的滚珠包括大滚珠6和位于所述的大滚珠6和所述的腔囊3底面之间的小滚珠7,所述的大滚珠6的顶端高于所述的弧形挡板5、形成外露于腔囊3的外露部61,所述的大滚珠6与所述的弧形挡板3之间有间隙。
每一个通孔4必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小滚珠7,所述的小滚珠7陷落于所述的通孔4上时、通孔4处于封闭状态,所述的小滚珠7脱离所述的通孔4时、通孔4处于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使用胶水时,将瓶体1倒转,大滚珠6与弧形挡板5接触,大滚珠6的外露部61与纸面接触,小滚珠7脱离其对应的通孔4,胶水流出;若粘附在大滚球6及小滚球7表面的少量胶水发生凝固,只需转动大、小滚珠6、7,使他们相对滚动即可消除滚珠之间的粘连。使用完后瓶体正立,小滚珠7下落堵住通孔4,以防止通孔4处的胶水凝固,并阻止空气进入瓶体内部与胶水接触。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