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898.1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青;张琳;汪明;申斌;闫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gent 技术 信息 融合 建筑 供热 节能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若干个人Agent、若干环境Agent、若干房间Agent、至少一个管理Agent、至少一个人员统计Agent和热网监测控制系统;其中,
个人Agent用来识别人员的身份;
环境Agent集成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有人并能够接收个人Agent信息;
人员统计Agent对出入大楼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将统计信息通过以太网上传到管理Agent;
所有环境Agent通过无线网络上传信息给相应房间Agent,然后由房间Agent把这些信息经以太网上传给管理Agent;
管理Agent融合所有房间Agent、人员统计Agent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传的信息作为大楼内有无人员的判断依据;当管理Agent判断出大楼内无人员存在时,通过热网监测控制系统控制大楼的供热阀门关闭达到节能目的。
2.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若干个人Agent、若干环境Agent、若干房间Agent、至少一个管理Agent和至少一个人员统计Agent;其中,
个人Agent用来识别人员的身份;
环境Agent集成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有人并能够接收个人Agent信息;
人员统计Agent对出入大楼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将统计信息通过以太网上传到管理Agent;
所有环境Agent通过无线网络上传信息给相应房间Agent,然后由房间Agent把这些信息经以太网上传给管理Agent;
管理Agent融合所有房间Agent、人员统计Agent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传的信息作为大楼内有无人员的判断依据;当管理Agent判断出大楼内无人员存在时,通过各房间Agent控制室内供热阀门开闭达到节能目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个人Agent为射频卡,射频卡内写有携带它的人员身份信息,每个个人Agent都有自己独立的ID号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环境Agent包括环境微控制器,环境微控制器分别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射频收发器连接,射频收发器用于无线通信接收个人Agent广播,从而实现对人员身份的识别。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员统计Agent包括微控制器,分别与至少4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射频收发器、以太网接口连接;4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中的两个布置在出入口一侧,另外两个布置在出入口另一侧,分别对进和出大楼的人员个数进行统计;人员统计Agent可对计数自动/手动清零;射频收发器用于无线通信接收个人Agent广播,从而实现对人员身份的识别;通过以太网接口与以太网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房间Agent包括房间微处理器,它通过射频收发器与无线网络连接;通过以太网接口与以太网连接;房间微处理器还有多个模拟量输出端、开关量输出端和数字量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多Agent技术和信息融合的建筑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网监测控制系统控制大楼供热阀门的开关,其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管理Agent直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8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