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膜内皮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8712.2 | 申请日: | 2010-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曲超;樊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内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中的附着物,尤其是角膜移植手术中的附着物的固定,属于角膜移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刚刚起步,现采用同种异体的角膜内皮移植,术中将供体角膜内皮(附着在后弹力层上)植入受体的前房,通常采用汽泡顶压的方法,使后弹力层与角膜粘附。但文献报道,粘附通常不够牢固,术后容易发生后弹力层脱落的现象,导致移植失败。也有采作其他角膜内皮替代物,如将胎儿的角膜内皮细胞人工培养在羊膜上,然后将羊膜移植;或将自身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干细胞人工培养在羊膜或其他生物膜上,然后用于移植。尽管移植的材料不同,但是都面临移植膜的附着不够牢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角膜内皮移植中角膜内皮附着膜样物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移植膜附着牢固的角膜内皮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角膜内皮钉,由钉帽、钉芯和倒钩构成,钉芯与钉帽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倒钩与钉芯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角膜内皮钉采用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衍生物、或其他高分子材料打磨或铸型而成,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硬性人工晶状体的常用材料,已经被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证实在人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炎症反映和排斥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角膜钉的固定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角膜内皮膜样移植物的脱落和移位,保证角膜内皮移植的成功率。用于角膜内皮移植中固定移植的后弹力层或其他角膜内皮附着的膜样物,如羊膜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6是图4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角膜内皮钉,由钉帽1、钉芯2和倒钩3构成,钉芯2与钉帽1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倒钩3与钉芯2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钉芯2为一根或多根,与钉帽1连接。
钉帽1为几何形状的薄片,径向尺寸为0.2-1.0mm,厚度为0.01-1.0mm。最佳径向尺寸为0.5-1.0mm,厚度为0.03-0.05mm。钉帽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型,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性。方形如图4-6。
钉芯2的长度为0.1-0.5mm,直径为0.01-0.5mm。最佳长度0.2-0.4mm,直径0.05-0.2mm。
倒钩3的长度为0.01-0.2mm。最佳长度0.05-0.1mm,与钉芯2的夹角为30-45°。
以圆形钉帽、单根钉芯、双倒钩的形状为例,如图1-3,可以采用专用的植入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术前,将角膜内皮钉放置于植入器内,术中作3mm角膜切口,将后弹力层等移植物展开,贴服于角膜后表面后,将植入器伸入前房,推出内皮钉,将其固定于角膜指定位置,固定后弹力层等移植物,依据手术的需要,可以使用4-8个角膜内皮钉,去除前房的粘弹剂,打入消毒的空气泡,术毕。
也可采用方形钉帽、两根钉芯的角膜内皮钉,如图4-6。
角膜内皮钉采用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打磨或铸型而成,其颜色最佳为无色透明,也可在材料中添加染料,加工成与虹膜相同颜色的角膜内皮钉,如棕黄、浅蓝或淡绿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