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和应用该采集机构的燃油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08571.4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秦荣健;来永华;刘常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62 | 分类号: | G01F23/6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传感器 采集 机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和应用该采集机构的燃油传感器,属于燃油传感器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轿车及微型商务车用于油位检测。
背景技术
在轿车及微型商用车燃油传感器技术领域中,公知的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主要采用或基于传统的摆臂式滑动电阻机构,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摆臂式滑动电阻包括在传感器基体上的印刷电路和一端转轴连接于基体上、另一端带有浮筒3的摆臂2,该摆臂的转轴端部分与所述印刷电路接触配合,形成滑动电阻结构。使用中,燃油作用于浮筒并带动摆臂运动,进而使滑动电阻的示值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与液位的变化成正比,从而达到油位显示的目的。
但基于上述结构特征的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形成滑动电阻结构的构件间是以摩擦副的形式存在的,随着摆臂各支点和触点的磨损,触点间隙逐步增大而接触不良,输出电流信号不稳定,致使电信号不能准确输出,造成油位显示不准,最终导致燃油传感器的失效。
2、汽车运行过程中浮子不断地随油面波动而上下起伏,导致形成所述摩擦副的构件,即滑动电阻的触点不停的与电阻丝摩擦,这种情况下的摩擦副使用寿命必然很低,而这类燃油传感器的基本运动副就是此摩擦副,致使整个燃油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很短。
3,此外,因为摆动副的摆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转动,而油位是以深度所标示的,通常为了正确的显示油位,所述印刷电路及摆臂必须有合理的布局,造成设计制造难度大;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中摆臂必然较长,浮子容易与油箱内隔板干涉甚至卡死导致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且示数准确可靠的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针对来采集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该采集机构的应用,及应用改采集机构的燃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包括:
线路管;
浮筒,该浮筒内置有磁铁,并导向于所述线路管而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以及
电路板,内置于所述线路管形成的密闭内腔里,并在该线路板上的线路管轴向设有一组串联在一起的电阻,相应地,在每个电阻前均设有一用于在闭合后短路其后电阻的磁性开关。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仍然采用了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进行液位采集,只不过本方案具体采用了另一种改变电阻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改变串联到电路中电阻的多少改变电路电阻,原理跟现有的采集机构没有区别。但本方案中电阻都封装于线路管所形成的密闭内腔里,既不会产生磨损也不会产生因接触潮湿或腐蚀性气体而老化,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至于原理,这里利用了磁性开关的闭合特性,所说的浮筒内置有磁铁,并可沿所述线路管上下运动,其磨损并不会影响数据的采集。并且线路管与浮筒的配合基于本方案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可以采用面接触滑动配合或者两者间留有间隙的配合方式,取燃油的润滑作用,即便是存在磨损也是比较小的,当然,这种较小的磨损对滑动电阻来说是致命的,但对本方案的配合方式倒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相比于滑动电阻方式除了电路自身的电阻外,往往会存在接触电阻的问题,本方案则完全避开了这一问题,使得数据的采集更具有客观性。
另外轴套配合方式相比于现有的采集机构结构尺寸大大缩小,便于其安装,且浮筒的运行不会受到油箱结构的影响,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
上述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优选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或者组合以下技术手段:
所述磁性开关为干簧管式磁性开关。
所述磁性开关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
所述磁性开关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50度。
还包括一配合于所述线路管下端的导柱,并在导柱与线路管的端面配合面设有复位装置。
所述导柱与线路管轴套配合,且导柱底端设有直径大于线路管内径的限位环。
所述线路管的外轮廓为柱面;相应地,所述浮筒横截面为圆环型。
所述磁铁为通过密封材料密封于所述浮筒内并固定的条形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则是提供了应用上述燃油传感器采集机构的燃油传感器,其包括:
上部的安装面板和底面板及两面板间的支撑调整立柱形成的支架;
电动吸油泵和过滤网,安装于所述底面板上;
配管,用于传感器外接管路、电动吸油泵及传感器内部管路的功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