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抽油泵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512.7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红军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贺红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抽油泵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抽油泵泵筒清洗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珩磨油石条和柴油二次清洗的多功能抽油泵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抽油泵泵筒清洗主要由清洗钻头来完成,而传统的清洗钻头主要由类似钻头形状及在其上钻一些小孔构成,这种结构的清洗装置,很难将泵筒清洗干净,同时还容易伤泵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珩磨油石条和柴油二次清洗的多功能抽油泵清洗装置,它集机械、电气技术于一体,其前进速度和行程采用PLC加接近开关进行监控,能对泵筒的某一段进行有选择的清洗或反复清洗,直至将泵筒清洗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抽油泵泵筒清洗装置,其特征是:
移动喷油罩安装在机体的一端,柴油喷嘴安装在移动喷油罩内,用于清洗头工作时在泵筒内喷柴油,固定式喷油罩安装在机体的中央部位上,两个夹紧机构分别安装在移动喷油罩和固定式喷油罩之间,旋转装置安装在机体的另一端,在旋转装置上设置有电机,移动托架安装在机体上旋转装置的前端,由机体上设置的移动装置驱动前进,固定托架安装在机体上移动托架的前端,清洗杆前端连接珩磨头或清洗头,后端与旋转装置相连,两个移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机体的下部,多个接近开关分别安装在柴油喷嘴处及旋转装置移动行程内,用于控制柴油喷嘴和旋转装置的所需行程。
所述的珩磨头由珩磨油石条和珩磨座组成,清洗头由牛皮绳和钻头体组成。
所述的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机、链轮、链条、轴承座、行走小车组成,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在减速机的输出轴端和轴承座中部设有链轮,链轮上安装有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与行走小车相连。
所述的夹紧机构由手柄、上瓦、下瓦、轴和底座组成,手柄安装在上瓦上,上瓦与下瓦通过轴相连,下瓦固定在底座。
所述的固定托架的结构为:上瓦壳上设有手柄A2,上瓦壳通过光轴与下瓦壳相连,下瓦壳安装在底座上,手柄B6,通过偏心轴与底座相连,托板用长螺栓螺母与底座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移动托架的结构为:上瓦壳上设有手柄A2,上瓦壳通过光轴与下卡瓦相连,下卡瓦安装在托架主体上,脱勾轴、脱勾A7安装在托架主体的中下方,滚轮侧轴、侧板、安装在托架主体的右侧,拖勾B11安装在托架主体的后方,脱勾阀头安装在托架主体的左侧,脱勾阀、传动连杆、芯轴与脱勾阀头相连。
所述的旋转装置的结构为:电动机与减速器相连,电动机通过电机底座与减速器分别安装在磨杆箱座上,调节部装、顶杆部装相互连接,共同安装在磨杆箱座上,同时顶杆部装与减速器相连,珩磨头及珩磨杆安装在减速器上。
所述的机体由导轨及槽钢焊接而成,用于固定各部件和支撑移动托架及行走小车。
所述的柴油装置安装在机体的后端,柴油箱与输油槽相连,电动机安装在柴油泵上,柴油泵固定在左侧的柴油箱上,两侧的柴油箱通过输油管线相通。
所述的电控装置放置在机体的前面,是由操作台、桥式拖链装置、按钮、接近开关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组成,PLC可编程控制器将按钮或接近开关所传送来的信号与基程序进行比较,然后发出指令,控制每一个电机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通过珩磨头的旋转及直线运动,能有效的除去抽油泵泵筒内部的结垢层;珩磨好后再用清洗头对泵筒内壁进行清洗。解决了长期以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清洗不干净及伤泵筒的问题。
2、设有喷油罩、防护罩、油槽,防止柴油流漏及污染环境。
3、操作方式具有自动和手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头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珩磨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近开关位置示意图。
图7-1下端接图7-2上端,图7-2下端接图7-3上端,是本实用新型电控装置工作程序框图。
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12、1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柴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红军,未经段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温差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塞及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