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喷沙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827.X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王连玖;张金山;康凯;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市滨海宇通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10 | 分类号: | B24C1/10;B24C9/0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20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喷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机械领域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除尘喷沙机。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打磨通常使用喷沙机。现有的喷沙机由沙斗和高压风机与喷沙管构成。进行喷沙作业时,将沙子装入到沙斗内,通过高压风机的负压作用吸入到喷沙管内,再加速从喷口中喷出,以较高的压力和速度作用在工件的表面,达到除锈与打磨的目的。
现有喷沙机在进行喷沙作业时,沙粒作用在工件表面后,即沉留在工地地面上,不能重复利用。所喷的沙粒破碎后形成粉尘,随气流飘逸,对环境和人体具有危害作用。影响环境状况和人体健康。还容易被人体吸入,导致发生矽肺病,难以治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沙机所存在的沙粒浪费和环境污染与影响人体健康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尘喷沙机。该机通过将喷沙机与除尘装置的结合,解决粉尘污染和沙粒浪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沙斗的上部设有沙斗盖,下部设有卸沙阀,在沙斗一侧的底侧连接有送沙管,其靠近沙斗一侧安装有调量阀,送沙管与风泵的出风口相连通,在送沙管前端设有喷沙口,喷沙口上方安装有吸尘器,在吸尘器的下部通过螺旋输送机电机相动力连接有螺旋输送机,在其壳体的下部与送沙管之间连通有返沙管,在螺旋输送机的上部通过吸尘风机电机相动力连接有吸尘风机,在吸尘风机的进风口内填塞有滤尘体,在吸尘器的下前部安装有集尘罩,吸尘风机的出风口与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排尘管相连接,在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安装有收尘口阀。
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喷沙机将喷沙机与除尘装置结合,能够实现在喷沙作业的同时进行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具有能够收集粉尘,防止粉尘扩散,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喷沙沙粒能够重复利用,减少用沙量,同时减轻除尘装置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便于实现设备联动和电气化控制的优点。适宜对金属表面喷沙作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沙斗,1.1.沙斗盖,1.2.卸沙阀,2.调量阀,3.送沙管,4.风泵,5.喷沙口,6.集尘罩,7.吸尘器,8.吸尘风机电机,9.吸尘风机,10.滤尘体,11.螺旋输送机电机,12.螺旋输送机,12.1.返沙管,13.排尘管,14.旋风除尘器,15.收尘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1所示,在沙斗1的上部设有沙斗盖1.1,下部设有卸沙阀1.2,在沙斗一侧的底侧设有送沙管3,其靠近沙斗一侧安装有调量阀2,送沙管与风泵4的出风口相连通,在送沙管前端设有喷沙口5,喷沙口上方安装有吸尘器7,在吸尘器的下部通过螺旋输送机电机11相动力连接有螺旋输送机12,在其壳体的下部与送沙管之间连通有返沙管12.1,在螺旋输送机的上部通过吸尘风机电机8相动力连接有吸尘风机9,在吸尘风机的进风口内填塞有滤尘体10,在吸尘器的下前部安装有集尘罩6,吸尘风机的出风口与旋风除尘器14之间通过排尘管13相连接,在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安装有收尘口阀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用于喷沙的沙粒通过沙斗盖装入到沙斗内,然后启动风泵,使之旋转,而后,打开调量阀,调节送沙量,沙粒在风泵负压气流的带动下被吸入到送沙管中,通过喷沙口喷出,作用在喷沙工件上,实现喷沙作业。在喷沙过程中,沙粒打在工件上后,随之向四面喷溅,同时部分沙粒经过碰撞而粉碎成更小的颗粒和粉尘,由于集尘罩的作用被笼罩住。在进行喷沙的同时,也启动螺旋输送机电机带动螺旋输送机旋转,同时启动吸尘风机电机带动吸尘风机运转,被吸尘器吸入的沙粒和粉尘中的较大颗粒沉在下侧,受螺旋输送机的作用收集后再通过返沙管送入到送沙管中,继续用于喷沙。而较小颗粒的粉尘则随气流上升,经过滤尘体后通过吸尘风机的作用经过排尘管送入到旋风除尘器中,经过粉尘分离,其质量较重的颗粒物质和粉尘被离心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收尘口阀进行收集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能够收集粉尘,防止粉尘扩散,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2、喷沙沙粒能够重复利用,减少用沙量,同时减轻除尘装置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
3、便于实现设备联动和电气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市滨海宇通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市滨海宇通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肘关节气动平衡结构
- 下一篇:筒类产品收口整口组合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