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压疮支撑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821.2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淑珍;毛凤菊;王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淑珍;毛凤菊;王桂英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压疮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翻身是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重要措施,但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给许多患者翻身后背后无支撑很快又恢复到原体位,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又达不到翻身预防压疮满意效果,给医患纠纷发生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压疮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压疮支撑架,包括两个夹角为钝角的折页面,两个折页面之间通过顶梁相连,所述的折页面上覆有背垫层。
所述的折页面为平行四边形,且与顶梁平行的边上设有底梁,与顶梁相接的边上设有弯梁。
所述的底梁与弯梁通过角铁相连。
所述的钝角优选12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易于加工。(2)操作简单、方便。(3)结构坚固、耐用。(4)支撑牢固。因支撑架底部用角铁固定,不易滑脱,有效地将患者背部支撑住,不易使患者恢复到原卧位,减少了护理工作量。(5)我们预防压疮的翻身措施,主要是采取30°侧卧,这种卧位不仅解除一侧身体压力,也不至于使另一侧承受大的压力。(6)背垫外套更换方便。对长期应用者,每周更换1-2次,污染后及时更换,进行清洁消毒,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其中:1.顶梁,2.底梁,3.弯梁,4.背垫层,5.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压疮支撑架,包括两个夹角为钝角的折页面,两个折页面之间通过顶梁1相连,折页面上覆有背垫层4。折页面为平行四边形,且与顶梁1平行的边上设有底梁2,与顶梁1相接的边上设有弯梁3。所述的底梁2与弯梁3通过角铁5相连。
制作方法:
将长36cm规格4分的两根镀锌钢管,分别从中间向下折弯其内角为120°,将折弯的一根钢管内角顶点与另一折弯的钢管内角顶点用长46cm的以上规格镀锌钢管连接,将折弯的一根钢管两端点分别与另一折弯的钢管两端点用长50cm规格20×20×2(mm)的镀锌角铁连接,各焊接点用磨光机磨平。
形成的两个折页面用背垫层覆盖。背垫层由两部分组成:外皮和内芯,外皮用长60cm、宽50cm纯棉布缝制而成,在一端留一开口,开口处缝制一拉链,四角靠上1.5cm背面分别缝制系带,系带分别系在角铁的四个焊接点处。内芯最好用长50cm、宽40cm的橡胶充气垫,也可用厚度为5cm的棉垫或海绵填充。
使用方法: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侧卧后,将覆盖背垫层的支撑架放入患者背后即可,支撑着患者躯体,使患者保持有效的30°侧卧位,根据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决定翻身的时间与次数,一般1-2小时翻身一次;也可以将此支撑架放入半卧位患者的两膝关节下(可以把支撑架两端系上系带固定在两床旁),防止患者上半身下滑;还可以将此支撑架覆盖在表面的背垫层去掉,放在无法使床头摇起床垫下,支撑着患者采取30°斜坡卧位。
适应症:(1)预防压疮 适用于长期卧床(病情不允许活动者除外)如年老体弱、偏瘫、高位截瘫、肥胖、全身水肿等患者,因此类患者限制了活动能力,如长期处于一种卧位状态,很容易使受压的骨突部位发生压疮。使用该支撑架,很方便帮助患者翻身侧卧30°,又因该支撑架支撑牢固,不易使变换的卧位恢复到原体位,起到了预防压疮的作用。半卧位的患者使用该支撑架,防止患者上半身下滑,减轻了摩擦力和剪切力,也起到了预防骶尾部发生压疮的作用。(2)对于发生压疮的患者,使用该支撑架可将压疮部位暴露,防止压疮部位继续受压,保证了压疮治疗效果,有利于压疮的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淑珍;毛凤菊;王桂英,未经白淑珍;毛凤菊;王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期卧床患者床上洗头专用器具
- 下一篇:足弓整复足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