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形螺栓压帽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566.1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伯铭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9 浙江省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蝶形 螺栓 压帽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生产蝶形螺栓的旋压冲床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旋压冲床这道工序是制作工业用螺栓的一道重要工序,其通常的作法是要以人工先把螺栓放在压帽普通冲床或压帽旋压冲床的基座上进行定位,套上蝶形螺帽,后由压帽普通冲床或压帽旋压冲床进行冲压压帽或旋压压帽的工作,再通过人工将已经压过帽的蝶形螺栓从基座上取出。
运用人工工序操作此制造环节的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使工人长时间做同样一个劳动机械动作产生工作疲劳,工伤风险也很难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效率提升、符合机械原理的蝶形螺栓旋压冲床机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蝶形螺栓压帽机,由旋压冲床本体、独立旋轮结构、气动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是旋压冲床本体的底部为旋压头,随着旋压冲床本体做上下回复高速旋转运动。独立旋轮结构的轮盘由上下两层盘面组成,轮盘的外圈分布若干个圆柱空心 管体,管体中心空心圆的直径要略大于螺栓的直径。轮盘的一侧为独立于旋压冲床本体之外的出帽气动装置。轮盘的下方为由两个齿轮组成的一套齿轮组,上部齿轮为固定齿轮,下部齿轮为动力齿轮。齿轮组的一侧为上下两根齿轮推头,上部齿轮推头为固定推头,下部齿轮推头为动力推头。齿轮推头的外侧为独立于旋轮结构的齿轮动力气动装置。
上述的出帽气动装置,其位置与轮盘上的一个圆柱空心管体在同一个垂直位置上。
上述的轮盘与齿轮组,二者是同处于一个轴心上。
上述的旋压头与轮盘上的另一个圆柱空心管体,二者是同处于一个垂直位置上。
上述的齿轮组与一侧的两根齿轮推头及齿轮动力气动装置,这三者是同处于一个水平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压冲床本体、独立旋轮结构、气动装置之间的合理协调运转,能够达到半自动完成放帽、压帽、出帽这三道工序。提高了生产蝶形螺帽的工作效率,且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及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蝶形螺栓压帽机的旋压冲床本体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蝶形螺栓压帽机的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蝶形螺栓压帽机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压冲床本体,2、独立旋轮结构,3a、气动装置,3b、气动装置,4、旋压头,5、轮盘,6、圆柱空心管体,7、齿轮组,8、上部齿轮,9、下部齿轮,10、齿轮推头,11、上部齿轮推头,12、下部齿轮推头,13、出帽动力装置 推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蝶形螺栓压帽机,由旋压冲床本体1、独立旋轮结构2、气动装置3a,3b组成,其特征是,旋压冲床本体1的底部为旋压头4,随着旋压冲床本体1做上下回复高速旋转运动。独立旋轮结构2的轮盘5由上下两层盘面组成,轮盘5的外圈分布若干个圆柱空心管体6,管体6中心空心圆的直径要略大于螺栓的直径。轮盘5的一侧为独立于旋压冲床本体1之外的出帽气动装置3b。轮盘5的下方为由两个齿轮组成的一套齿轮组7,上部齿轮8为固定齿轮,下部齿轮9为动力齿轮。齿轮组7的一侧为上下两根齿轮推头10,上部齿轮推头11为固定推头,下部齿轮推头12为动力推头。齿轮推头10的外侧为独立于旋轮结构2的齿轮动力气动装置3a。
上述的出帽气动装置3b,其位置与轮盘5上的一个圆柱空心管体6在同一个垂直位置上。
上述的轮盘5与齿轮组7,二者是同处于一个轴心上。
上述的旋压头4与轮盘5上的另一个圆柱空心管体6,二者是同处于一个垂直位置上。
上述所说的齿轮组7与一侧的两根齿轮推头10及齿轮动力气动装置3a,这三者是同处于一个水平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1、旋床本体1始终是以一定的速率高速旋转,并上下做回复运动,降到最下位置是即完成压帽这个工作,它的动力由旋压冲床本身的动力输出。
2、独立旋轮结构2旋转是由齿轮组7一侧的气动动力装置3a带动齿轮组7完成,出帽动力装置推头13上下垂直运动是由另一个气动出帽动力装置3b完成。但是这两个气动装置都由同一个电源装置分配输出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伯铭,未经赵伯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