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移动刮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423.0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沪太嫦娥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G3/00 | 分类号: | D21G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移动 刮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式刮刀装置,具体适用于造纸业中光压辊的清理。
背景技术
辊轮是一种传统的工艺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轧制、造纸、塑料造粒等行业中,比如说纸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光压辊,生产中光压辊被用来对纸张进行平整操作,以防止制造过程中的纸张起皱,但在使用过程中,光压辊上经常粘附杂物,从而造成生产故障,常需要停机对光压辊进行清理,不仅会对辊面造成损伤,而且清洁不均匀,清洁效果较差,耽搁生产。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87556Y,授权公告日为1998年8月1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卫生纸起皱刮刀装置,其两瓦座紧固在左右支架下面,瓦座设有调整支架,中心设有偏心装刮刀轴,刮刀轴两端设置有两拐臂和一手动杠杆,偏心圆柱面设有刮刀座,另端设有轴向移动机构,刮刀座设有夹刀架且外面设置有局部调整块,一顶板弹撑压刀板,下端设有橡胶棒弹撑,两拐臂设于刮刀轴两端并设有两重锤,拐臂铰连有两加压机构,虽然该种刮刀装置可使卫生纸皱纹均匀,提高起皱质量,但是该种装置为敞开式刮刀装置,无润滑、摩擦系数大,而且刮刀面与辊轮面之间有死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润滑、摩擦系数大,且刮刀面与辊轮面间有死角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润滑、摩擦系数小,且刮刀面与辊轮面之间无死角的密封式刮刀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密封式移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刮刀轴、驱动杆与驱动机构,所述刮刀安装在刮刀轴上,刮刀轴安装在驱动杆上,驱动杆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上位于刮刀轴与驱动机构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直线运动球轴承。
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杆相连接,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偏心套通过安装销轴铰连,偏心套的另一端与马达减速机的机轴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关节轴承与驱动杆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汽缸,汽缸的伸缩轴通过关节轴承与驱动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刮刀装置中的刮刀轴的两端设置有直线运动球轴承,且驱动机构通过关节轴承与驱动杆相连接,在关节轴承与直线运动球轴承的带动下,不仅可以使刮刀装置作往复的清理工作,而且可以调整刮刀装置的刮刀压力与清理角度,避免了刮刀与辊轮间死角的出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刮刀面与辊轮面之间没有死角。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刮刀装置中马达减速机的机轴与偏心套铰连,偏心套通过安装销轴与驱动机构铰连,而且驱动机构与驱动杆之间通过关节轴承铰连,在使用时,以上连接方式不仅摩擦系数小,而且可以通过加润滑油的方式进一步减小摩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润滑、摩擦系数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刮刀1,刮刀轴2,驱动杆3,驱动机构4,直线运动球轴承5,偏心套6,安装销轴7,马达减速机8,关节轴承9,伸缩轴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密封式移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1、刮刀轴2、驱动杆3与驱动机构4,所述刮刀1安装在刮刀轴2上,刮刀轴2安装在驱动杆3上,驱动杆3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杆3上位于刮刀轴2与驱动机构4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直线运动球轴承5。
所述驱动机构4的一端与驱动杆3相连接,驱动机构4的另一端与偏心套6通过安装销轴7铰连,偏心套6的另一端与马达减速机8的机轴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4通过关节轴承9与驱动杆3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4为一汽缸,汽缸的伸缩轴10通过关节轴承9与驱动杆3相连接。
使用时,先启动马达减速机8,再通过马达减速机8的机轴带动偏心套6,偏心套6经过安装销轴7带动驱动杆3运动,驱动杆3带动刮刀轴2旋转,同时启动关节轴承9和直线运动球轴承10以带动刮刀作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不仅刮刀面与辊轮面之间没有死角,而且能润滑、摩擦系数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沪太嫦娥造纸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沪太嫦娥造纸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