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7221.6 | 申请日: | 201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吕西林;周颖;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9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构件 新型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带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建筑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大地震中,虽未见剪力墙结构的整体倒塌,但在多数应力较为集中的剪力墙脚部出现了较严重的破坏。但是,由于一方面剪力墙构件在建筑结构中发挥着主要抗侧力构件的作用,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另一方面,剪力墙的破坏位置位于脚部,为抗震加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可见,研发一种安置在剪力墙脚部、地震中发挥减震隔震作用、震损后可以方便进行更换的新型剪力墙,对于减小剪力墙结构的地震损伤、减轻震后抗震加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其将剪力墙与其脚部分离,使得剪力墙脚部可更换,从而在地震受损时可以方便的更换脚部,使得施工方便易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剪力墙,其包括剪力墙、减震隔震部件,剪力墙的脚部预留一定空间,减震隔震部件安装于该预留空间内。
所述减震隔震部件可对称的安装于剪力墙脚部。
所述减震隔震部件上端与剪力墙连接固定,下端与楼面构件连接固定。
所述减震隔震部件通过螺栓与剪力墙、楼面构件相连。
所述减震隔震部件为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安装在新型剪力墙脚部的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可以发挥消能减震的作用,使新型剪力墙较传统剪力墙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或破坏很小;在地震作用后,即使新型剪力墙脚部的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迅速恢复剪力墙的结构功能,较传统剪力墙减小了震后加固的工程量和难度。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安装在新型剪力墙脚部,地震作用时可以发挥隔震和消能减震的作用,起到有效的减小地震动输入能量、减小剪力墙结构地震破坏的作用。
2、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安装在新型剪力墙脚部,若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大大减小了剪力墙结构震后抗震加固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3、这种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与传统剪力墙结构施工工程量相当,施工方便、传力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1、剪力墙2,在上层楼面构件3、下层楼面构件4内安装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根据结构主体的受力情况及需要达到抗震要求计算获得其具体尺寸。
剪力墙2通过传统的支模板、扎钢筋、浇混凝土分别在上下端与上层楼面构件3、下层楼面构件4相连,并预留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1的施工位置。
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1上端通过螺栓与剪力墙2相连,下端通过螺栓与下层楼面构件4相连。在剪力墙2脚部对称设置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1,这样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脚部构件的新型剪力墙。
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1则是采用低屈服强度钢板、叠层橡胶、铅芯制成。叠层橡胶中间开设圆形预留孔以灌注铅芯,低屈服强度钢板粘结于叠层橡胶四周。同时,其在上下侧设置上、下法兰盘,从而通过上、下法兰盘分别与剪力墙和楼面构件连接实现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的固定。
在设计时要根据剪力墙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来确定这种可更换脚部构件新型剪力墙的位置,在应力较大的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结合剪力墙构件设计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的尺寸和参数,使其带来的消能减震效果最佳。
在地震作用下,安装在新型剪力墙脚部的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可以发挥消能减震的作用,使新型剪力墙较传统剪力墙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或破坏很小;在地震作用后,即使新型剪力墙脚部的拉压组合减震隔震部件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迅速恢复剪力墙的结构功能,较传统剪力墙减小了震后加固的工程量和难度。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室内水幕墙
- 下一篇:一种断冷桥复合保温板及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