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孔双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6249.8 | 申请日: | 2010-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芝;宋元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芝;宋元凤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A61L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曲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置管硬膜外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对医用的双孔双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一次只能向一个方向插入导管。如遇到某些手术平面要求广泛、操作范围大的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脾切除及门腔静脉吻合术、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子宫颈癌广泛根治术等,需做两点穿刺,分别插入导管注药,才能满足手术要求。因穿刺点多,病人痛苦大,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的机会相对增多。单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自问世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弹簧式硬膜外穿刺针,但只解决了穿刺过程中准确进入硬膜外腔的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双孔或双腔硬膜外导管,只是对导管进行改进,也只能单向置入,有一定局限性(两孔相距仅3厘米),而且也有断管及导管扭曲之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穿刺可向两个方向插入导管分别注药的硬膜外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三种针体,衬针、双向硬膜外穿刺针、导向针。衬针针体截面为椭圆形;双向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腔截面也为椭圆形,在其勺状针尖背面有一椭圆形小孔;导向针针腔截面为圆形,其针尖孔与双向硬膜外穿刺针勺状针尖背面上的椭圆形小孔相对应。三种针体的针座均采用标准针座。
这样,在进行穿刺麻醉时,把穿刺点选在两点穿刺时中间的椎间隙,先将衬针插入双向硬膜外穿刺针内,按常规方法完成穿刺后,退出衬针,将导向针插入双向硬膜外穿刺针,使其勺面与硬膜外穿刺针尖背面的椭圆形小孔相对应。然后经导向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尖背面的小孔插入小儿硬膜外导管(细管),达到需要深度后退出导向针,再在细管旁,向双向穿刺针内插入常用导管(粗管)。(上胸段应头向插粗管),插至需要深度后退出穿刺针。根据手术要求保留适当深度,分别注药。
采用上述双孔双向置管硬膜外穿刺针,可以一针两管双向置入,操作简便,并可根据手术要求适当调整插入深度(如乳腺癌根治术可头向置粗管5~10厘米),扩大了阻滞范围,满足了手术需要,病人痛苦、组织损伤小,减少了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种针体的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种针体组合使用时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图1中,上图是本实用新型中衬针〔1〕的结构,其针体截面如A-A图所示为椭圆形。中图是双孔双向硬膜外穿刺针〔2〕的结构,其针腔截面如B-B图所示也为椭圆形,在其勺状针尖背面上开-如C向图所示的椭圆形小孔〔3〕,可使导管(细管)经导向针针孔由此通过。下图是导向针〔4〕的结构,其针腔截面为圆形,其勺状针尖的针孔在导向针插入双向硬膜外穿刺针时,与其针尖背面上的小孔〔3〕相对应。其中衬针〔1〕由轻质不锈钢材料制成,导向针〔4〕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三种针体的针座均采用标准针座。
在图2中,上图是本实用新型中衬针插入双向硬膜外穿刺针以完成穿刺时的情形。下图是穿刺完成后,拔出衬针,将导向针插入双向硬膜外穿刺针后的情形。这时,导管(细管)可通过导向针孔,经双向硬膜外穿刺针勺状针尖背面的椭圆形小孔向内插入至手术需要的深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芝;宋元凤,未经孔祥芝;宋元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手术用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腹部手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