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振片贴膜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6152.7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奥奇偏振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111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振 片贴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振片贴膜机。
背景技术
偏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中,例如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偏振片。目前常见的偏振片结构为复合结构,它由偏光片与贴合于偏光片一个表面上的保护膜构成,上述两层结构在生产时是将偏光片与保护膜二者同压力压合制作而成的。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贴膜机多为间断性生产的贴膜机,无法做到连续生产。例如申请号为:200820200374.8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半自动贴合机”,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贴合机,具有底盒,在底盒上部放置贴合装置,安置在底盒内并位于贴合装置下方有电器元件,安装在底盒上用于控制贴合机的是操作面板,所述贴合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真空基材承载板、一左右定位调节装置、一前后定位调节装置以及一真空旋转膜片承载板,所述真空基材承载板至于左右定位调节装置、前后定位调节装置之上,借由所述左右定位调节装置、前后定位调节装置可前后左右进行调节;所述真空旋转膜片承载板的顶端设置有胶辊,胶辊由胶辊固定块固定,旋转气缸的动力带动真空旋转膜片承载板旋转,可使真空旋转膜片承载板附于真空基材承载板上。
该贴膜机在贴膜时每贴合一张偏振片,必须重新放置偏光片与保护膜,然后再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连续生产的偏振片贴膜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振片贴膜机,所述偏振片贴膜机设有机架,机架上沿保护膜加工路径走向依次包括安置所述保护膜的放卷机构、贴附辊和第一传动辊,机架上沿偏光片的加工路径走向依次包括第二传动辊、传送带、第一传动辊,所述传送带设置于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所述贴附辊与第一传动辊之间为所述保护膜与偏光片的通过缝隙,所述缝隙间距小于所述偏光片和保护膜厚度之和;所述偏振片贴膜机沿加工路径走向在第一传动辊之后设有回收贴膜后的偏振片的收卷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辊或第二传动辊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动力机构相连;收卷机构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动力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偏振片贴膜机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驱动动力机构及第二驱动动力机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机架相固定的压紧动力装置与压紧动力装置驱动的压紧轴,压紧轴的末端与所述贴附辊相连接,压紧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放卷机构轴向上与磁粉制动器相连,所述收卷机构轴向上与磁粉离合器相连,磁粉制动器与磁粉离合器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偏振片贴膜机保护膜走向路径上设有至少一根导辊,所述导辊中至少一根导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张力检测装置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偏振片贴膜机还设有回收保护膜表层贴附的表膜的表膜收卷机构。
其中,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侧栏,侧栏内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偏光片的宽度。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保护膜卷放置于放卷机构上,将保护膜卷的保护膜沿保护膜运行的路径拉至收卷机构,并加以固定,然后启动第一驱动动力机构与第二驱动动力机构,第二驱动动力机构带动收卷机构转动,进而带动保护膜运动,第一驱动动力机构带动第一传动辊或第二传动辊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动,在传送带上放置需要贴合的偏光片, 偏光片随传送带至贴附辊与第一传动辊之间的间隙,在贴附辊与第一传动辊的压紧作用下,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收卷机构处收卷起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偏振片贴膜的连续生产,且构造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 机架 2 放卷机构
21 磁粉制动器 22 表膜收卷机构
3 贴附辊 41 第一传动辊
42 第二传动辊 43 传送带
5 收卷机构 51 磁粉离合器
6 第一驱动动力机构 7 第二驱动动力机构
8 导辊 81 张力检测装置
9 压紧机构 91 压紧动力装置
92 压紧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奥奇偏振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奥奇偏振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纳米级原位纳米压痕刻划测试系统
- 下一篇:蝶形螺栓压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