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响固定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6073.6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响 固定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的结构,尤其是固定组装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响结构件的固定组装方式为螺钉固定,喇叭以及前后壳的固定通常都是用螺钉,在制造过程中,生产效率低,需要人员多,工位多,材料成本增加。而且成品可以看到螺钉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及降低材料成本的音响固定组装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响固定组装结构,包括由前壳和后壳组成的音响壳体、喇叭和网罩组件;前壳套在后壳上,通过扣位紧密卡合固定;所述喇叭套在前壳内,由扣位紧密卡合固定;所述网罩组件由前盖、网罩和网架顺序放置组成,前盖套于前壳上通过扣位紧密卡合固定,并压紧网罩和网架于前壳。
作为具体的一种卡位方案,所述扣位由相互配合的上体和下体组成,所述上、下体均为相互卡合物件本体上的凸起横筋,所述横筋的内侧面为卡合面,外侧面为滑移面,上下体通过外侧面滑移至内侧面互锁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喇叭与前壳之间的扣位为三个,前盖与前壳以及前壳与后壳之间的扣位为四个。
传统结构的音响的单个副机就有10PCS的螺钉,一套机共有 20PCS螺钉,必须经过电批一颗颗打上去的,这是比较耗人工及时间,材料方面也需增加20PCS螺钉。而现在的扣式固定结构,是完全不用螺钉的,如果由一个人来完成整机组装只需10秒钟即可完成,而传统的结构则需1分钟,整个效率足足提高了6倍。
该结构巧妙地采用了扣式固定方式代替所有的螺钉固定组装方式,通过这个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员及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的固定组装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卡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音响结构件的固定组装传统的方式为用螺钉固定,喇叭固定通常用4PCS螺钉,前后壳的固定通常也是用6PCS螺钉,在制造过程中,生产效率低,需要人员多,工位多,材料成本增加,而且还可以看到螺钉孔,不美观。单个副机就有10PCS的螺钉,一套机共有20PCS螺钉,必须经过电批一颗颗打上去的,这是比较耗人工及时间,材料方面也需增加20PCS螺钉。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喇叭4装于前壳5,由三个扣位进行固定,网架2放于前壳5,网罩1位于网架2上,前盖3装于前壳5,由四个扣位进行固定,并压紧网架2于前壳5,最后将前壳5与后壳6通过四个扣位固定进行组装,即完成了整个音响的组装。这种扣式固定结构,是完全不用螺钉的,如果由一个人来完成整机组 装只需10秒钟即可完成,而传统的结构则需1分钟,整个效率足足提高了6倍。
如图3所示,为最佳实施例的卡位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卡扣上体31和卡扣下体32组成,上、下体均为相互卡合物件本体上的凸起横筋,所述横筋的内侧面为卡合面,外侧面为滑移面,上下体通过外侧面滑移至内侧面互锁固定。
当然,该卡位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中任意的卡位结构,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力多态遥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