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片精密分切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5942.3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兵;董文卫;罗航;韩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捷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B23D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精密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精密分切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用的分切刀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刀具,其生产工艺要求高,质量很难控制,废品率非常高;另一种是活动刀具,该刀具对加工机器精度以及材料要求较高,且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精密分切刀具,其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且实用价值高,能有效简化刀具调节难度,缩短调节时间,使分切端面光滑平整无毛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极片精密分切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刀部分和下刀部分,所述上刀部分由上刀轴以及安装在上刀轴上的上刀隔离环、左旋上刀组件和右旋上刀组件组成,所述上刀隔离环在上刀轴中部呈均匀分布,所述左旋上刀组件和右旋上刀组件均匀间隔安装在上刀隔离环之间,所述下刀部分由下刀轴以及安装在下刀轴上的下刀隔离环和下刀组成,所述下刀隔离环和下刀在下刀轴中部呈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左旋上刀组件由左旋刀底座、左旋滑动座、上刀一、弹簧一和卡座一组成,所述左旋滑动座设置在左旋刀底座外,所述上刀一、弹簧一和卡座一依次设置在左旋滑动座上,所述卡座一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挡圈。
所述右旋上刀组件由右旋刀底座、右旋滑动座、上刀二、弹簧二和卡座二组成,所述右旋滑动座设置在右旋刀底座外,所述上刀二、弹簧二和卡座二依次设置在右旋滑动座上,所述卡座二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挡圈二。
所述上刀隔离环、左旋上刀组件和右旋上刀组件通过设置在上刀轴上的锁紧螺母一固定,下刀隔离环和下刀通过设置在下刀轴上的锁紧螺母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方便,其上刀组件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规格,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左旋滑动座与右旋滑动座之间预紧力的大小,即可实现上刀与下刀之间预紧力的增大和缩小;
2、使用操作简便且实用价值高,该分切刀具在拼刀时上刀和下刀的刀尖相对,且正反依次排列,这样既可以抵消上刀组件弹簧上的预紧力,又有利于极片分切完成后分别缠绕到上下过辊上,且可保证分切好的极片不会由于下刀刀背的斜面压迫而产生折痕以及掉渣;
3、能有效简化刀具调节难度,缩短调节时间,使分切端面光滑平整无毛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I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II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刀部分; 2-下刀部分; 3-上刀轴;
4-上刀隔离环; 5-左旋上刀组件; 6-右旋上刀组件;
7-下刀轴; 8-下刀隔离环; 9-下刀;
10-1-锁紧螺母一; 10-2-锁紧螺母二; 11-1-左旋刀底座;
12-1-左旋滑动座; 13-1-上刀一; 14-1-弹簧一;
15-1-卡座一; 16-1-挡圈一; 11-2-右旋刀底座;
12-2-右旋滑动座; 13-2-上刀二; 14-2-弹簧二;
15-2-卡座二; 16-2-挡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电池极片精密分切刀具,包括上刀部分1和下刀部分2,所述上刀部分1由上刀轴3以及安装在上刀轴3上的上刀隔离环4、左旋上刀组件5和右旋上刀组件6组成,所述上刀隔离环4在上刀轴3中部呈均匀分布,所述左旋上刀组件5和右旋上刀组件6均匀间隔安装在上刀隔离环4之间,所述下刀部分2由下刀轴7以及安装在下刀轴7上的下刀隔离环8和下刀9组成,所述下刀隔离环8和下刀9在下刀轴7中部呈均匀间隔分布。
如图3所示,所述左旋上刀组件5由左旋刀底座11-1、左旋滑动座12-1、上刀一13-1、弹簧一14-1和卡座一15-1组成,所述左旋滑动座12-1设置在左旋刀底座11-1外,所述上刀一13-1、弹簧一14-1和卡座一15-1依次设置在左旋滑动座12-1上,所述卡座一15-1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挡圈一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捷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捷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细丙纶纤维双面对称斜纹滤布
- 下一篇:一种刀盘可变幅的顶管掘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