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5775.2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思皓;龚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仪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4 | 分类号: | G01F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内藏 式双文丘里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对低压力、小流量且流速较慢的低压大管径气体,如煤气、烟气等较脏介质的流量测量中,常采用普通标准型节流装置,如:标准孔板计量,采用标准孔板计量存在如下缺点:1.被测介质压力较低,有时也有负压,造成管道内介质流量很小、流速很低,因此测得的差压信号极小,只能选用微差压变送器,而微差压变送器很容易造成零点漂移,测量精度低,很不易控制且微差压变送器成本非常昂贵;2.标准型节流装置所要求的安装位置很苛刻,一般要求前直管道为10倍管道直径以上、后直管道为5倍管道直径以上,在流体测量时,由于管道经常有三通、弯头、阀门等附件,所以现场不可能具备很长的直管段,来安装流量计;3.为追求测量精度一般只有放大差压信号,达到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精度,人为的缩小节流元件,提高差压输出信号,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管道的压力损失很大,往往损失被测介质压力的30%左右,而且这个损失一般不可恢复,这不符合国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的要求。
国内专利说明书ZL98219014.X公开了一种内藏式双文丘里管,该装置内部的文丘里管前端收缩管和后端扩散管均采用锥管,锥管虽然能起到使流体收缩和扩散的目的,但是采用锥管会造成一定的流体压力损失,同时该装置的小文丘里管的进口端面位于大文丘里管的进口端面外,而取压孔设置在小文丘里管的直管段和喉经段,这样的设计使取压孔处的流体流速不能达到最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其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运输;不造成不必要的流体压力损失;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包括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所述探测管道管壁前端上侧设置有高端取压环室和高端取压环室接口,所述探测管道内部通过翼板固定有外文丘里管,所述外文丘里管内部固定有内文丘里管,所述外文丘里管和内文丘里管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一、取压喉管一和后扩散管一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二、取压喉管二和后扩散管二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取压喉管一和取压喉管二均为圆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收缩管二的入口端面位于取压喉管一的末端,所述后扩散管二的出口端面位于后扩散管一内部,所述内文丘里管的取压喉管上设置有取压孔,所述探测管道管壁中部上侧设置有与取压孔连通的低端取压环室和低端取压环室接口,所述前收缩管一、后扩散管一、前收缩管二和后扩散管二的内表面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
所述前收缩管一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一内表面的曲率,所述前收缩管二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二内表面的曲率。
所述探测管道管壁前端下侧设置有在线检测接口,探测管道管壁下侧设置有与低端取压环室相连通的吹扫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结构新颖,内文丘里管的入口端面位于外文丘里管取压喉管的末端,取压孔设置在内文丘里管的取压喉管上,此种设计可以大大增加了取压孔处的流体压力;
(2)体积小巧,便于运输。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搬运、运输;
(3)不造成不必要的流体压力损失。经流体力学理论分析和大量的风洞实验验证,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的前收缩管和后扩散管的内部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使流体压力损失大约只有差压信号的3%左右,比一般标准型节流装置压力损失有很大降低;
(4)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探测管道; 2-外文丘里管; 2-1-前收缩管一;
2-2-取压喉管一; 2-3-后扩散管一; 3-内文丘里管;
3-1-前收缩管二; 3-2-取压喉管二; 3-3-后扩散管二;
4-取压孔; 5-高端取压环室; 6-高端取压环室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仪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仪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键盘
- 下一篇:一种材料场致发射性能测试装置的样品加热器